就拿這個碉堡來說,小鬼子可舍不得用鋼筋做支撐和模板。
就是用紅磚砌起的碉堡崗樓,外邊用混凝土澆筑了大約30-50厘米厚的一層。
用于抵抗槍彈,甚至是炮彈破片都沒有問題。
即便是八路軍的82毫米迫擊炮,直接命中最多也是炸一個坑而已。
在小鬼子看來,這樣的防御已經(jīng)是固若金湯。
哪怕八路軍用人肉去填,攜帶的炸藥包也不大可能突破重機槍的火力封鎖。
萬一不小心被炸藥包炸了一次,也是輕微受損,影響不到混凝土包裹的主體建筑。
但萬萬沒想到,八路軍中有林曉這個bug一般的存在。
居然使用21世紀最強的火箭筒和攻堅彈,給這個烏龜殼來了致命一發(fā)。
后果可想而知,1940年代的工事怎么能擋住21世紀的最強單兵火箭筒。
另一方面,林曉還是低估了pf98式120毫米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的威力。
作為火力不足恐懼癥重度患者的龍國陸軍,怎么可能在單兵火力上做簡配呢?
能正面擊穿800毫米裝甲,所以哪怕小鬼子將混凝土做到1000毫米厚度,在120毫米攻堅火箭彈面前,也就是個渣渣。
完全逃脫不了被一發(fā)摧毀的命運。
這時魏和尚等還在震驚中,營房里的小鬼子卻先一步反應過來。
東大門正面的一座營房中,伸出一挺歪把子輕機槍,以及十多桿三八大蓋。
顯然小鬼子意識到戰(zhàn)俘營是保不住了,那么在戰(zhàn)俘逃離之前,哪怕是發(fā)泄獸欲,也要多殺幾名戰(zhàn)俘。
林曉急的大叫:“快隱蔽,別給敵人的機槍盯上?!?/p>
小鬼子還不知道所謂的“救援部隊”只有可憐的二個人。
一旦這些本已傷痕累累的戰(zhàn)俘再度中槍,哪怕沒有傷到要害。
以林曉和虎子寥寥兩條槍,面對戰(zhàn)俘營里殘存的小鬼子,以及附近虎亭據(jù)點那邊支援的小鬼子。
能做到全身而退已經(jīng)是難得了,怎么還能照顧戰(zhàn)俘的安全撤離。
所以現(xiàn)在,必須確保戰(zhàn)俘不再受傷,保有基本的行動能力。
林曉口中呼喊著,手上沒有一點兒耽擱,在二三秒內(nèi)就給火箭筒裝上了第二枚攻堅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