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成想這一望,差點從馬背上栽下來——這幫兔崽子什么腦回路?
居然琢磨出用馬蹄子蹬踏小鬼子的損招!
自己平日里教的鐙里藏身、馬上拾物這些技術(shù)動作,到了戰(zhàn)場上咋就忘得干干凈凈?
盡使些簡單粗暴的原地控馬,這不是打他孫某人的臉嗎?
可孫德勝哪兒知道,騎兵連這手操作簡直搞出了大動靜。
山頂上不光有魏和尚,李云龍和楚云飛都在那兒盯著呢!
沒錯,這壓根就是李云龍策劃、楚云飛出服裝道具的一出大戲:
先從
358團“借”來
100多套晉綏軍軍服,再由前西北軍馬術(shù)高手孫德勝扮演晉綏軍騎兵連長,帶著
100多頭東洋大馬直奔大孤鎮(zhèn)“收保護費”。
這些東洋馬可都是孫德勝從萬家鎮(zhèn)繳獲的
300多匹軍馬里精挑細選的。
當初旅長“敲竹杠”弄走大半個騎兵營的裝備,可沒說要挑好的拿。
獨立團截留下的軍馬,論毛發(fā)、體格、顏值都是頂尖貨,就問小鬼子見了能不眼饞?
果不其然,大孤鎮(zhèn)的鬼子中隊不出意外地上了當。
他們想設(shè)伏吃掉騎兵連,卻沒料到自己成了送上門的獵物。
古人誠不欺我:最好的獵手,往往以獵物的姿態(tài)出現(xiàn)。
剩下的事兒就簡單了,魏和尚帶著火力排一通掃射,小鬼子中隊眼看就要被團滅。
孫德勝瞅著不對勁:自家騎兵連又是當誘餌又是演大戲,到頭來功勞全歸了特戰(zhàn)隊和火力排,以后還咋在弟兄們跟前抬得起頭?
為了騎兵連的面子,也為了在老團長(李云龍)和友軍(楚云飛)面前露一手訓(xùn)練成果,他果斷叫停了魏和尚的“收割”。
好不容易攢個實戰(zhàn)機會,哪能讓這幫火力排的兔崽子把人頭全搶了去?
可萬萬沒想到啊,騎兵連這幫兔崽子偏給他整出這出“騷操作”,這不光是在獨立團丟人,臉都丟到晉綏軍那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