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qiáng)”,這足足六十寸的差距,威力能翻了幾番。
服部直臣被打得手忙腳亂,連跳帶逃地往后躲,哪還有半分剛才的威風(fēng)?
原來方才服部直臣那套狂風(fēng)暴雨般的連招,尤其是最后那致命一刀,反倒露出了馬腳。
那本是能將孫銘開膛破肚的殺招,卻因?yàn)榉恐背寄_步?jīng)]跟上,落了空。
孫銘一眼就瞧出了門道——這老鬼子的軟肋,就在腿上。
瞅準(zhǔn)了破綻,孫銘立馬變招。專挑對方下盤猛攻,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就這么幾下,原本一邊倒的戰(zhàn)局,“唰”地一下就翻了個(gè)兒。
原來服部直臣這老鬼子年少時(shí)因訓(xùn)練過度,雙腿曾落下暗傷。
長久以來,他都以精湛刀法掩飾步法破綻,是以除了師父齋村之外,無人知曉他的罩門竟在下半身。
可這次生死決斗,服部情急之下祭出大招,沒承想因腿部身法受限,非但未能一擊斃命,反將腿上弱點(diǎn)暴露無遺。
而孫銘手中的六合槍,恰恰是服部武士刀的克星。
這般便釀了悲劇——孫銘不過簡單試探幾招,服部身形便已散亂,連手中那柄“雪月花”也漸失章法。
到底孫銘的長槍快、狠、準(zhǔn)兼具,每一次攻來,服部都得將武士刀橫擺至極限,才勉強(qiáng)能招架一二。
孫銘猛地收槍斜指地面,雙眼微微闔上。
服部直臣連退五步,小眼睛里驚疑翻涌,死死盯著眼前的對手。
這小子剛才明明占盡先機(jī),怎么突然收了攻勢。
難不成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都不懂?
觀戰(zhàn)人群中,包括老李在內(nèi)皆是一頭霧水。
但瞥見楚云飛眼神篤定,老李也強(qiáng)自鎮(zhèn)定下來。
想來以楚云飛對這位兄弟的了解,必然是胸有成竹。
此刻的孫銘,已然踏入了玄之又玄的境界——江湖人俗稱“突破”。
然而戰(zhàn)場瞬息萬變,容不得半點(diǎn)耽擱。
不過兩三呼吸的工夫,孫銘驟然睜眼,暴喝聲如驚雷炸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