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著世人去思考:什么是“存在”?什么,又是“生存的狀態(tài)”?
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自我意志”的暫時放飛。
祂讓生靈,能夠間接去體驗“非存在”的狀態(tài),卻不必去面對“死亡”的終極殘酷。
以此來提醒個體:存在,并非完全由清醒的理性所掌控。
祂告訴生靈,要去理性地反思:“該如何去確認現(xiàn)實?”。
感官能夠反映真實的世界。
但是,“現(xiàn)實”又是否真的可靠?
我思,未必我在。
“意識是什么?”“自我是什么?”“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
祂用一種充滿惡趣味的方式,逼迫著眾生去思考:清醒之時所處的世界,是否也可能,只是一種更為復雜的幻覺?
若是,那么又該如何,去確定并堅定“自我”與“真實”?
祂告訴生靈:請謙卑,請思考,請審慎,請堅定。
祂亦是最善良的“擺脫沉淪者”。
祂讓生命,能夠從現(xiàn)實無盡的痛苦與疲憊之中暫時解脫,從那充滿了理性規(guī)則的現(xiàn)實世界中短暫抽離。
祂讓人暫時地擺脫“現(xiàn)實的沉淪”,為殘酷的現(xiàn)實按下“暫停鍵”。
祂讓人短暫地卸下一切外界束縛,為回歸“本真存在”,而儲備積蓄力量。
睡眠,從來都不是存在的空白。
而是對日常生活中被“異化”的自我,對在生存壓力下不斷沉淪靈魂的一種修復。
它幫助著人們,重新聚焦、并蓄力于“如何活”、“努力活”這一生命本質話題。
祂同樣是最為溫和的“寧靜賜予者”與“生命修復者”。
只要保持清醒,便會不可避免地消耗“生命能量”。
而睡眠,正是對生命能量最有效,卻也最簡單最廉價的修復與補充。
它是為了維持清醒時的理性活動,而進行的最自然休整,是遵循生物平衡法則的最自然節(jié)律。
沒有睡眠,人就無法維持清醒時的理性活動,更談不上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清醒,會使人疲憊,無論是精神,還是肉體。
而睡眠,則會將疲憊驅除,養(yǎng)護精神與肉體。
即便是神,亦是需要休憩。
祂亦是最為寬容的“安寧恩賜者”。
祂雖然無法像自己的兄長那樣,讓人獲得永恒的解脫。
卻可以幫助生命,在“繼續(xù)活下去”的前提下,暫時逃離“生命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