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赫說道。
顯然他們在這邊忙活早就驚動了遠處月華門的守衛(wèi)。
畢竟已經(jīng)是晚上,他們自己也打了光,要是再看不見的話,那就純純瞎子了。
大朱棣在西宮辦公呢。
從六月十三日他被朱元璋任命為皇帝開始,就把政治中心轉(zhuǎn)移至西宮,每日在這里接見朝臣,處理國事。
十多天時間過去,濟南、淮安等地紛紛投降,梅殷和鐵鉉也接受了朱棣成為正統(tǒng)的事實。
如今太祖復生的消息傳遍了天下,而且傳出去后,沒有任何一人敢質(zhì)疑。
因為這可不是一個人看見,而是上萬人看見。
鐵桿支持建文帝的六百多名朝臣都看到了,容不得造假和抵賴。
諸多朝臣書信如雪片般飛往各處。
自己家、朋友那,以及目前還在頑強抵抗的淮南技能等地。
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面對那么多原本鐵桿支持建文帝的朝臣書信,梅殷和鐵鉉也不可能再負隅頑抗。
所以短短十多天的時間,朱元璋不滿朱允炆骨肉相殘而天神下凡,令四子燕王棣繼承大統(tǒng)的消息,自然也就毫無懸念地讓世人皆知。
對于梅殷和鐵鉉等人大朱棣也沒有處置。
原因在于歷史上他作為所謂“靖難”,實則“篡位”的藩王,正統(tǒng)性被朝臣反對。
導致他不得不大開殺戒,把所有反對的臣子殺光才能坐穩(wěn)位置。
如今就不一樣。
隨著老朱的出現(xiàn),正統(tǒng)性被重新賦予在了他身上。
封建社會在“大義名分”“合法繼承”“正統(tǒng)天命”這件事上是非常重視的。
沒有這層“正統(tǒng)”光環(huán)在身上,朱棣就只能自己爭取,通過殺戮來讓所有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臣服,直到?jīng)]有人反對。
但有了這層“正統(tǒng)”光環(huán),那就是真命天子,不存在任何質(zhì)疑的聲音。
所以朱棣沒有理由再開殺戒。
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因此最近這些天來,他只是按照朱元璋的指示,處死了一百多個上書勸朱允炆削藩的大臣。
其余大臣則不僅既往不咎,哪怕梅殷鐵鉉盛庸這類擊敗過他的人,他也下旨寬慰一番,最多就是嘲諷兩句,卻是沒有動手殺人。
如此還能博個好名聲。
此刻在西宮處理政務的大朱棣聽說自己來了,忙不迭匆匆往乾清宮方向跑,甚至都來不及派人去叫兩個兒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