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到了大明洪武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無數(shù)武士在各大名、家主的帶領下,抵達了越前國的松原,對平安京虎視眈眈。
室町幕府時期,日本人口約數(shù)百萬左右,到戰(zhàn)國初期,約七百萬,到戰(zhàn)國后期,約有一千二百萬。
這是因為南宋與日本交流頻繁,傳入了大量的農(nóng)業(yè)技術與先進農(nóng)具過來,包括兩熟的占城稻,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力,所以哪怕上層狗腦子都打出來,人口卻不降反增。
然而戰(zhàn)國時期,各地大名卻宛如村斗,人口明明這么多,一場大戰(zhàn)幾百人,幾千人。出現(xiàn)上萬人的大戰(zhàn)都是屈指可數(shù),只有關原合戰(zhàn)才有二十萬人參加。
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內部過于混亂。
地方勢力可不是一國大名守護說了算,藩國內部還有很多世家大族,瓜分這個藩國的人口和兵力。
如此日本明明有幾百萬人,可60多個令制國,每個令制國內部又有幾家甚至十多個家族爭權奪利,再加上地方大名守護,勢力就更加分散。
每個家族與大名守護能擁有的人口少則幾千,多則上萬,擁有的兵力自然也就幾百人。
能有幾千士兵都是日本最頂級的勢力了。
而土岐氏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他們家不僅是美濃守護,同時占據(jù)著尾張和伊勢三個藩國,實力非常強大。
因此過幾年后,足利義滿將土岐氏視為眼中釘,通過各種手段分化、打壓,最后出兵擊敗了土岐賴康,瓦解了他的勢力。
此刻越前國的松原城外,隨著土岐賴康振臂一呼,在短短的半個月內,聚集了超過五十來個大名守護,四百多個家族家督,其余武家更是不勝枚舉。
粗略估計,至少來了十多萬人。
甚至不止是地方勢力,連足利義滿的親信將領都背叛了他,比如大內氏家督大內義弘,曾是足利義滿手下猛將。
還有遠江守護今川了俊,之前也是足利義滿手下將領。
因而此時松原可謂是“群咸畢至”,共襄盛舉!
正是二月底,春風拂面。
松原城便是后世日本福井縣敦賀市一帶。
這里位于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北面,而平安京則位于琵琶湖西南,離松原不過50多公里。
松原北面是海,南面是高山,唯有城池周邊有廣袤平原。
在平原上到處都是帳篷,陸陸續(xù)續(xù),依舊有不知道多少武士帶著人馬過來,被安置在城外住宿。
而城內土岐賴康為首的諸多武將則聚集于城內府邸。
能在這里的基本上都是日本各藩國最強勢力,手底下要是沒有一千來號人,都不好意思在城里出現(xiàn)。
除了土岐賴康以外,還有號稱“六分一眾”的山名氏。
這個家族很厲害,是丹波、丹后、因幡、伯耆、美作、但馬、和泉、紀伊、出云、隱岐、備后等十一國守護。
雖然十一國守護不像大內義弘一樣,一個人兼任周防、長門兩國守護,并且統(tǒng)治牢固,實力強悍。
而是這十一國守護都出自山名氏家族,并且有的統(tǒng)治穩(wěn)固,有的則只是名義上守護,實際上還是被自己本國的家族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