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難于啟齒。
時安夏倒是好奇起來,“你說,我聽聽好辦不好辦?!?/p>
池霜鼓起勇氣,將那本發(fā)黃的手稿冊子呈上,“公主,您瞧我母親寫的詞稿,能發(fā)行嗎?”
時安夏接過手稿,迅速翻了翻,只微一轉(zhuǎn)念頭,便是明白了。
這姑娘并非是想用稿子來賺銀子,而是要把她母親在池家受過的委屈公之于眾,也為她出族尋求正當理由。
畢竟她出族這事是由朝廷出面,不好讓朝廷背負倫理罵名。
如這句,“絳蠟燒殘五更寒,跪捧湯藥手生斑”。這就是一個受婆婆虐待的媳婦,寒冬深夜還跪著端藥侍候的場景,雙手都凍出了青紫斑痕。
類似的還有許多,字字句句都是對婆母血的控訴。
除此之外,恐怕這姑娘還咬著一口勁,想證明自己母親配得上才情出眾的父親。
無論是什么理由,時安夏都允了,“行,手稿留在我這,若是家里還有別的,都一起送過來。你回去聽信兒,我必給你辦妥?!?/p>
池霜起身告退,就在走出房門時,又回到門邊向著時安夏深深磕了個頭,誠心誠意道,“公主您是民女的貴人?!?/p>
時安夏想了想,忽然招手讓她再進前,問,“你可知,先鋒使和副先鋒使都欲娶你為妻?”
池霜并沒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沖昏頭腦,“他們是可憐我?!鳖D了一下又道,“也是覺得愧對我弟弟罷了。民女謝二位好意,但我不會接受?!?/p>
時安夏挑眉,真的太喜歡這樣清醒的姑娘了,“他們一個是護國公府的嫡子,一個是馬大將軍的嫡子。你就不動心?”
池霜恭敬回話,眼神如秋水般澄澈,“那棟宅院想必也是二位大人所賜。民女慚愧,確實需一處棲身之所,便斗膽暫領(lǐng)了。待他日攢足銀錢,定當如數(shù)奉還。"
時安夏并不驚訝對方竟猜得一絲不差。這是經(jīng)歷了生活的千錘百煉及萬千毒打才能活成今日這番模樣。
受禮,坦然。還禮,亦坦然。
又聽到池霜說,“還請公主轉(zhuǎn)告二位大人,無須背負愧疚之情。上陣殺敵,是北翼兒郎應(yīng)盡的職責,馬革裹尸亦是本分?!?/p>
她再次屈膝行禮告退,素麻衣袂在風中翩飛,單薄脊背卻挺得筆直。
檐角銅鈴叮咚聲中,時安夏想起一幅《寒梅圖》——風雪愈厲,筋骨愈顯。這,不就說的是池霜姑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