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大量的鐵制品都被用來煉鋼,像廢舊的機械,車輛,農具等,都被回收后送往鋼鐵廠重新熔煉。
他們三個的目標就是這些廢鐵。
偷出去之后再賣給收廢鐵的人,廢鐵被運到鋼鐵廠后他們再偷。
如此循環(huán)往復的倒騰幾圈,錢不就有了!
張三現在干臨時工,本來就是負責廢鐵的整理運送,從存著廢鐵的庫房運到車間,這活費力難干,還很容易受傷。
主要是廢鐵有各種形狀的,大大小小的,有棱有角的,全都堆在一起。
搬運過程中很容易就刺破手套,或者砸到腳。
張三作為一個最底層的臨時工,除了工廠發(fā)的一副手套,沒有其他任何勞動保護用品。
這也讓他每天都會添點兒傷,要么手上刮破了,要么身上磕青了,好在他已經盡量小心,沒有太嚴重的傷。
廠里的人分成幾種,最上層的是管理人員,像車間領導層,生產調度,財務這些。
他們是鋼鐵廠里地位最高的一撥人,衣服干干凈凈,算是最早的白領。
(請)
偷鐵
第二種是技術人員,廠里的工程師技術員這些人,這些人負責鋼鐵廠生產工藝的設計和改進,調試設備之類的工作。
第三種就是人數最多的,鋼鐵廠里有正式編制的工人,他們好多都有一定的技術,算是鋼鐵廠的核心力量。
第四種是臨時工和民工,其中民工比臨時工還要強一點。他們都是從周邊農村招工進來的,有機會轉正式工人,就算沒轉成,也能回村里種地。
也算有個退路。
而臨時工則是妥妥的底層牛馬,待遇最低,分給他們的活也是最沒技術含量,最臟最累的。
比如搬運、裝卸,整理原材料這種活。
他們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待遇都沒啥保障,
這些臨時工對工廠同樣也沒有啥歸屬感,都是為了掙口糧食而已。
有今天沒明天的,說不定那天就見不到人了。
張三在這里干的這段時間,已經充分感受到了臨時工的流動性非常大。
有時候他也懷疑,那些不來的,是不是已經干了一票掙到錢后跑路了!
他今天晚上養(yǎng)足了精神,用兩輪的手推車裝上一車廢鐵,其中特意放了幾塊半米長工字鋼。
這是他前幾天就選好的,形狀規(guī)整,特別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