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三就行,我跟你回家把馬都牽上,然后一塊兒去郭老三家,他養(yǎng)馬可是厲害著呢,馬圈也夠大!”
趙開山笑著說道,他早就想給隊里再弄幾匹馬,這樣干活效率能提高不少,只是苦于他們賬上沒啥錢,壓根兒就買不起好馬。
“我再問你一遍啊,縣里那個工廠招工你真不去?聽說可是有機會落戶的!”
兩人一邊走,趙開山一邊問道。
在他看來,有能去縣城工廠落戶的機會是很好的,所以把他兒子也報了名。
村里更是有好幾個年輕的小伙兒更是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去。
畢竟工資待遇是挺不錯的,最主要是戶口,以后就不是農(nóng)民身份了,而是工人。
對于他們來說這已經(jīng)是個極大的跨越,從農(nóng)村人變成了城里人。
可是周蒼不稀罕。
他就覺得在村里自由自在,打打獵,養(yǎng)養(yǎng)豬就挺好。
那些進廠的人,只能自己先去,家里有老婆孩子的還是住在村里,一時半會兒的也不能跟過去。
這種日子周蒼想想都覺得沒勁,他寧愿陪在小丫頭和姥姥身邊,也不想進廠挨那個累。
可能每個人想法不一樣吧,縣城鋼鐵廠招工的人給畫了個不小的餅,讓好多人都趨之若鶩。
可是周蒼卻知道,那個年代因為擴張,好多廠子招工后并沒有真的解決戶口,最后遺留問題很多。
有的廠子手續(xù)不完善,盲目擴張后遇到經(jīng)營效益下滑,就不會去履行當(dāng)初的承諾了。
別說落戶了,很多人干脆又被退回了農(nóng)村。
可是周蒼還不能說這些,這種預(yù)判性的東西是沒法和趙開山說的,因為沒法解釋,他也不會信。
總不能說鋼鐵廠在騙人吧?
周蒼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些,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何況他也確定不了這個縣城的鋼鐵廠是不是畫大餅?zāi)欠N。
萬一是最后給落戶的,他要是說不能去,誰再信了,那不成了罪人了?
所以啊,飯他可以隨便吃,話可不敢亂說。
自己不去就好了。
一轉(zhuǎn)眼很快就到家了,趙開山跟到院子里幫他牽出母馬,小馬駒也在旁邊跟著。
周蒼卸下爬犁,這是剛才準備拉草料用的,現(xiàn)在也不需要了。
然后把豆餅袋子還是放在馬背上,跟趙開山一起牽著馬去郭老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