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薇正帶著學生做今天的實驗,一名穿著西裝皮鞋的中年男子,在學校負責實驗材料采購的趙主任的帶領下,來到了沈薇的實驗室。
經(jīng)趙主任介紹,這位米栗米先生是學校最大的供應商,而且還有海外渠道,所以一些比較難弄的實驗器材和材料,幾乎都是通過他買來的。
沈薇找學校的供應商買過不少玻璃瓶,現(xiàn)在也還在持續(xù)不斷地進貨,不過這些都是低端產(chǎn)品,不在他的供應范圍之內(nèi),所以之前兩人沒有直接的接觸。
“米先生,有勞你跑一趟了?!鄙蜣钡?,“這次請你來,是想請你幫我定制一些東西?!?/p>
“是實驗室要用的嗎?”米先生問。
“不是,是我自己生意上要用的?!鄙蜣钡?,“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一種塑料杯子,以及蓋子和吸管,但要求是食品級的。”
米栗有些意外,因為確實太簡單了。
換了別的人跟他說這個,他估計直接轉(zhuǎn)頭就走,畢竟幾十幾百塊的生意,在他看來比一只蚊子的肉還少。
但沈薇是理工大最有本事的教授,只是今年就已經(jīng)使用了一百多萬的器材和材料,大部分都是他供應的,這種人他巴結(jié)送禮都來不及,更不可能去得罪人家。
“沈教授,我可以幫你聯(lián)系一些廠家?!泵紫壬?。
“那就很感謝了,”沈薇道,“不過我這邊稍微有點急,希望兩天之內(nèi)拿到成品?!?/p>
米先生凝神想了想,最后道:“應該可以,不知道沈教授需要多少數(shù)量?”
“第一批先要一萬套吧,實在來不及的話,少一點也行?!?/p>
一萬?
說實話,米栗沒想到她會要這么多。
他還以為就像實驗用的材料一樣,就那么幾十幾百個呢。
但沈薇接下來的話,更讓他差點驚掉下巴:“往后每個月差不多四五萬個,明年的話可能還要翻倍?!?/p>
米栗飛快地在心里算了一個賬,一個月四萬,一年就是四十八萬。
就算一個杯子他只賺一分錢,就有四千八百塊純利潤!
這還只是按照最低的算。
要是真能翻倍,那一年的利潤就能過萬!
雖然比不上一年幾十萬、一百多萬的實驗器材利潤高,但別忘了這是長期生意。
于是他趕緊道:“沈教授放心,我在幾家做塑料制品的工廠都有熟人,只要你把需要的尺寸和要求給我,我現(xiàn)在就去找他們,爭取連夜開模給您做?!?/p>
圖紙沈薇早就畫好了,材料和技術要求也都清楚地寫在了圖紙上,米栗拿著圖紙稍微看了看,發(fā)現(xiàn)真的挺簡單,便立即去找人幫忙做。
這讓一旁的楊鳳很是感慨:“有熟人就是方便,什么都能買到,買不到的也能幫忙找?!?/p>
聽到這話沈薇不禁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