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感受到父皇的偏心,只以為是段安慶比自己優(yōu)秀。
于是段安潺奮起直追,努力提升自己。
在一次殿試時,他取得了比段安慶更好的成績,當他興沖沖帶著成績單找到父皇,渴望能得到認可與重視時,卻發(fā)現(xiàn)父皇并未將他的成績放在心上,而是以公務(wù)繁忙為由,敷衍了事。
本以為是父皇忙碌,他只好打道回府。
沒過多久便看見父皇拉著段慶義的手,在院子里陪他玩耍。
父皇不是有公務(wù)在身嗎,為什么能陪段慶義玩耍?他不明白。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明白了父皇口中的公務(wù)繁忙,只針對于他。
而面對段慶義,父皇總是有時間。
母妃在宮中受到刁難,父皇也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明明他段安潺也是他的親生兒子!他刻意遠離段慶義,孤零零在宮中行走。
但他并沒有放棄自己,只是不再把期望放在父皇身上。
可他們還是不滿意。
某一日,他偶然聽見先皇后對父皇說:“段安潺已經(jīng)對太子產(chǎn)生了威脅,為了慶義,你必須除掉他。
”他麻木地站在原地,腦子里一直回蕩著先皇后口中的話,以至于連父皇回答了什么也沒聽見。
除掉他這個無辜的孩子,僅僅是為了先皇后的一己之欲。
這不公平。
他問母妃,為什么他們僅憑地位高貴就可以草菅人命?母妃說,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地位高貴之人便擁有資格決定他人的命運。
當初的他,對皇宮失望透頂。
過了很長一段時日,先帝都沒有找先皇后所言,將他除掉。
那時他以為,父皇應(yīng)該是拒絕了她。
再怎么說,他也是先帝的親生骨肉,有著血濃于水的關(guān)系。
后來才知道,父皇只是沒有想到合適的辦法送他上路。
因為父皇是百姓眼中的一代明君,人民所擁護的君王,怎么能明目張膽地毒害子嗣呢?一日夜里,宮里傳來噩耗,有刺客闖入。
宮中大亂,人們四處逃竄。
他和段慶義一起逃到偏殿,同先帝躲在一處。
當刺客闖入時,他不自主地屏住呼吸,生怕發(fā)出動靜暴露位置。
似乎是察覺到先皇將段慶義摟得緊了些,他以為是位置擁擠,默不作聲地朝旁邊挪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