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軍有些尷尬地解釋道“我只是想偷懶罷了”
鄒建民自信滿滿地回應“其實我們?nèi)齻€人實力相當,誰也不比誰強多少。如果你們不信,可以等回去的時候再比一場!”
肖光軍聽后笑道“好呀!等回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再好好地比試一下。”
鄒加明興奮地回應道“沒問題,那就這么說定啦!”
三人來到常山后,首先前往常山收購站賣掉了那些破舊的涼鞋,收益頗為可觀。他們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賺到了一百多元,再加上之前賣荔枝的收入,每個人已經(jīng)有二百多元進賬了。這樣輕松賺錢的感覺讓他們都非常開心。
于是,他們決定在常山盡情享受美食,品嘗各種美味的早餐和小吃。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肚子也被撐得圓滾滾的,滿足感十足。
按照慣例,他們每人挑選了兩百斤的荔枝,并將其裝進三個大麻袋里,然后放上自行車準備返回。
原本計劃好要好好比賽騎車速度,但由于三個人吃得太飽,肚子鼓鼓的,沒有人再提起比賽的事情。仿佛早晨的約定早已被遺忘。他們只是相互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就這樣,他們連續(xù)賣了十多天的荔枝,之后又開始轉而銷售西瓜
炎熱的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
鄒建民依舊售賣著棒冰以及其他商品,他的生意一直很好,收入頗豐。相比之下,肖光軍和鄒加明的生意則稍顯遜色??偟膩碚f,鄒建民比他們兩個掙得更多。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又到了開學的時候。鄒建文和汪土榮成功地考入了壩頭高中,這讓他們感到無比高興。
與此同時,生產(chǎn)隊開始實施農(nóng)田分產(chǎn)到戶政策,并將山林分組。西山生產(chǎn)隊被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八戶人家組成,共有二十四個人。鄒水金兄弟家有二十三口人,還差一個名額,而肖光輝恰好只有一個人,于是他便加入了這個小組。
在社員大會上,大家一致同意拍賣生產(chǎn)隊的集體財產(chǎn)。經(jīng)過投票表決,所有的決議都得到了通過。
西山生產(chǎn)隊的倉庫、灰鋪、牛欄、水牛以及長川氨水池等資產(chǎn)都被定價拍賣給社員們。只要有人愿意出價購買,就可以擁有這些資產(chǎn)。其中,生產(chǎn)隊最大的財產(chǎn)是倉庫,根據(jù)當時的市場價格,它被定價為一千八百元人民幣。
鄒水根在那個時候應該算是最富有的人之一,因為其他人家沒有能力承擔這樣的價格。因此,他毫不猶豫地買下了生產(chǎn)隊的倉庫和后面的灰鋪。
汪土燕和鄒詒標買了后面的另一個灰鋪,
鄒忠標和鄒水山買了牛欄和水牛,汪土燕也買了一條牛。
肖光茂買了長川氨水池,因為那是在他家的馬路對面。最重要就是為了占地皮。
鄒水根買了倉庫,兒子又考上高中,真是喜上加喜,好事成雙……
鄒水根決定農(nóng)忙結束就開始裝修。
這天鄒建民賣完西瓜比較早,就回西山住。
晚上鄒建民去叔叔家玩,鄒水根告訴鄒建民,他準備倉庫裝修,讓鄒建民給他家做搞裝修,鄒建民答應了叔叔……
張龍英的哥哥張東紅把盧川供銷社給轉了下來,作為經(jīng)理部分部,張龍英也就被安排在盧川經(jīng)理部分部工作。
鄒建民知道后,就天天賣完西瓜,就跑盧川經(jīng)理部去玩,有時還送西瓜給她吃……
張龍英覺得這樣不太好,但又不好意思拒絕。畢竟兩人彼此相愛著對方,兩人關系一直不錯,而且鄒建民對她很照顧,每次來都會帶一些好吃的東西,或者幫她解決一些工作上的問題。
有一天,張龍英好奇地問鄒建民“你為什么總是來找我呀?”她的眼睛里閃爍著疑惑的光芒,那光芒猶如夜空中的繁星,熠熠生輝。
鄒建民微笑著回答道“因為我們是好朋友??!”他的語氣輕松而自然,但內(nèi)心深處卻隱藏著更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