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gè)少年一路跌跌撞撞,接連撞翻了幾個(gè)路邊攤,扯壞了幾個(gè)過路商賈的衣服,少年也不管不顧,直朝珩山府衙而去。
此人正是方后來。
此時(shí),他的眼睛不住的往兩邊瞟去。
那街道的兩邊有三四個(gè)人,身著青衣,手按腰刀,面色陰暗,緊緊跟在五六丈外。
有好熱鬧、更有那平白受了損失的人,都開始追著往府衙去了。
來集市的許多人,回去都要路過珩山,特別是那做生意的,帶著貴重物品的,大家都有些心驚。
況且,這珩山多年來,一直頗有幾分神秘,其中不乏山妖怪力亂神之說。
只是誰也沒真見過什么妖物。
方后來到府衙門口,一手抄起門前鼓槌,卻猶豫了起來。
他站在鼓前,回頭一看,很多人圍在府衙門前,驚惶地看著他。
那人群后邊,幾個(gè)青衣冷面的人,也混雜在其中。
有好事的人聒噪起來:“你這少年,到底敲還是不敲?!?/p>
更多的人起哄起來,這些人俱是來看官府打板子的。
少年一咬牙,使出渾身力氣,狠命對(duì)著登聞鼓一頓猛敲。
鼓聲響起,聚集的人更多了,更多人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大家心中更是惶恐,敢敲這登聞鼓,怕這妖物之說不假。
燕國律法規(guī)定,除了重大冤情與警情,登聞鼓不可亂敲。
若論冤情,平日里進(jìn)堂遞交狀紙,等候排隊(duì),按順序排到自己,方可申訴,但登聞鼓一響,州府縣衙必須即刻升堂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