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我們這次去哪個寺廟?”
“圓溫寺。”
“圓溫寺?政溫府城外,圓溫山上的圓溫寺?”
“對。”
“算了吧,我當(dāng)時第一個去的就是那座寺廟,人家不同意?!?/p>
“那是當(dāng)時不愿意,也許你現(xiàn)在去,人家不但會拒絕你,還會額外打你一頓呢?”
“楊先生,你這是在勸人嗎?”
“反正你都失敗那么多次了,也不差這一次,對吧?”
“好吧,那就再試一次?!?/p>
圓溫寺在信州首府政溫府外三十里的圓溫山,此山景致優(yōu)美,氣候宜人,四季氣溫變化不甚明顯。
就如現(xiàn)在,那怕山上還有積雪,但其實(shí)也不太冷。
自圓溫寺立寺以來,山下有很多上山敬香的人來往,久而久之,便在山下形成了一處集鎮(zhèn)。
夜明一行在經(jīng)過一大早的趕路后,在上午時分來到了集鎮(zhèn)這里。
常翰哲早就餓了,看到街邊叫賣的各種吃食,不覺腹中更加饑渴。
只是身無分文的他,吃喝都要看別人的臉色。
而現(xiàn)在,這個需要他看臉色的人,是夜明。
“麥穗,去買三個燒餅、半條魚。”
(請)
n
143早起之時怨氣深;政溫公主憐窮人
夜明吩咐麥穗做事,自己隨意找了一個墻角靠著,顯得十分懶散。
聽到夜明說買三個燒餅,常翰哲心中有點(diǎn)感動。
楊先生還是想著自己的。
很快,麥穗就將燒餅和魚買了回來。
燒餅夜明一個、麥穗自己一個、驢根一個,魚給了淚玲。
剛才還有點(diǎn)感動的常翰哲頓時傻眼了。
天吶,這是什么人,居然還喂驢吃燒餅?
最關(guān)鍵的是,那驢真的在嚼燒餅吃。
常翰哲想要開口說些什么,但又實(shí)在開不了口,只能餓著。
驢根是個老實(shí)巴交的爛好人性格,見到常翰哲的可憐樣,咬著燒餅,將剩下的一半遞到常翰哲身邊。
常翰哲見此,大為感動,沒想到,一頭驢子,都這么通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