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在叛軍圍困政溫府,京城岌岌可危的時節(jié),京城的肉食者們,徹底內(nèi)亂了。
似乎,外部威脅好似不存在一般。
官員們不在乎外部威脅,百姓們也不在乎,甚至是歡迎。
因為最近城里對董大將軍的宣傳,很是合百姓的胃口。
在有心人的推動下,董大將軍已經(jīng)被塑造成一個舊王朝的覆滅者,新時代的締造者的形象。
董大將軍輕徭薄賦,嚴(yán)懲貪官污吏,收拾權(quán)貴子弟
在各種評書,戲文的宣傳下,董大將軍的形象,變得無比高大。
整件事情中,最離譜的莫過于,這樣為叛軍首領(lǐng)宣傳,朝廷竟然沒有人出來阻止,甚至有一種放任的感覺,令人難以置信。
靈璧公主知道這一情況后,心中悲痛不已。
在正月初十這天,靈璧公主組織了這段時間聯(lián)絡(luò)的三百多名有志之士一起,寫下萬民書,親自簽上自己的名字,高靈璧。
其他有志之士也一起上書留名,眾人聚在一起,一大早堵在皇城大門外,要將這萬民書交到朝廷中。
書中要求朝廷上下通力協(xié)作,抵擋叛軍,掃清弊政,輕徭薄賦,減輕百姓壓力,打擊地方豪強,抑制土地兼并等一些列利國利民的政策。
結(jié)果還沒遞上去,就遭到了吏部尚書的打擊。
吏部尚書于賢認為他們越級請命,是為無禮;公然聚集,是為無禮;為首者是女子,女子干政,亦是無禮!
說罷,直接命人當(dāng)場將萬民書燒成灰燼,還讓人將所有鬧事者都驅(qū)離。
靈璧公主等人不離開,繼續(xù)請命。
吏部尚書大怒,直接讓人將眾人抓起來,押送刑部大牢。
只有靈璧公主因公主身份,不能上刑,被強行遣送回公主府,軟禁起來。
并且被勒令三日內(nèi)必須離京,返回封地。
靈璧公主不服,想讓最近和文官們斗的如火如荼的勛貴們幫忙,救那些被刑部關(guān)押的有志之士。
但勛貴們一向不喜不和他們同流合污的靈璧公主,根本不愿幫忙。
再說,那些所謂的有志之士,也屬于文官集團,勛貴們也是他們的打擊對象,傻了才會幫他們。
如此,被抓的人,誰也救不了。
近來本就心力交瘁的靈璧公主,在連番打擊之下,當(dāng)場口吐鮮血,一病不起。
這一次的萬民書請命,以徹底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