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取下和人的領袖——那個松平定信的人頭!”
吐出“松平定信”這個人名時,瑪卡鬧的語氣鏗鏘有力。
像是在說著什么勢在必得的事情一般。
……
……
松前藩,松前城,某座軍用倉庫內——
“老中大人,這邊走?!?/p>
一名中年官員向其身后的松平定信做了個“請”的動作,然后領著松平定信朝這座倉庫的某一角走去。
這名中年官員的左右兩旁還有2名年輕官差相隨。
至于松平定信——背負雙手,在這名中年官員的帶領下,大步向前走著。
而他的小姓立花,以及一眾護衛(wèi)緊隨其后。
帶路的中年官員將松平定信帶到了一座由一盒盒巨大的長方形木箱組合而成的“木箱海”跟前。
組成這座“木箱海”的木箱都很大,讓這個時代的有著平均身高的成年男性躺進去,完全綽綽有余。
將松平定信帶到這座“木箱海”前后,中年官員便立即朝2名剛才一直緊隨其后的年輕官差使了個眼色。
這2名還算醒目的年輕官差迅速心領神會,然后上前合力將這座“木箱海”中的一座木箱打開,展露出木箱中的光景。
“老中大人。”中年官差躬著身,向松平定信做出“請”的動作,“這是于剛剛才抵達的國崩。請您過目?!?/p>
松平定信上前,向木箱內望去。
木箱內塞著大量干燥的稻草。
這堆干燥的稻草中央,安安靜靜地躺著一碩大的炮筒。
漆黑的炮身,反射出獨特的金屬光澤。
松平定信抬手輕撫炮身。
感受著指尖的冰涼觸感,松平定信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等你很久了啊……”
國崩——其實就是火炮。
在二百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葡萄牙人將火炮傳到了當時位于國家南面的諸侯——大友家。
當時的大友家的主君:大友宗麟在親眼目睹了火炮的威力后,十分欣喜地將其命名為“國崩”。
自此之后,日本人便習慣將火炮慣稱為國崩。
當然也有人將火炮慣稱為“大筒”。因為大筒有著相當多的型號,有的大筒的樣式及火力,已經和大炮沒什么兩樣了。
而松平定信是習慣將火炮稱為國崩的“國崩黨”
此次出兵北方,劍指紅月要塞,松平定信勢在必得。
這一次的戰(zhàn)爭,其實是帶著不少政治要素在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