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緒方現(xiàn)在眼前的景象。
從帶領著斯庫盧奇他們發(fā)動沖鋒后,緒方就已經(jīng)用出了“源之呼吸”,進入了“無我境界”。
對于“無我境界”的這種六感都變得無比敏銳、心緒變得非常異常平靜的狀態(tài),緒方也是越來越熟悉了。
盡管體內(nèi)熱血翻涌,但緒方的腦袋仍舊平靜,沒有被熱血沖昏了腦袋。
自沖入敵軍軍陣之中,緒方的視線就沒有離開過遠處的一面迎風招展的繪有“三葉葵”的大旗。
這面大旗,比任何一面旗幟都要大、都要高。
在軍中,只有一個地方會立有如此顯眼、恨不得讓所有人都能將這面旗幟的圖案給看得一清二楚的大旗。
而那個地方,便是緒方的目標——敵人的本陣!
緒方的目的,自始至終都很清晰:給予幕府軍難以承受的損傷,讓幕府軍潰逃。
而“摧毀幕府軍的本陣”便是很好的達成這個目標的方式。
目標的明確,讓緒方他們的沖鋒也筆直無比。他們一直都筆直地對著那面大旗所在的方向沖鋒著。
但就于這時,就在緒方他們即將撞進第6軍的軍陣中時——
“到此為止了!”
一道響亮的大喊響起。
緒方循聲望去,便看見一支人數(shù)約在30人上下的騎兵隊,自他們的右前方殺出,朝他們這邊筆直沖來。
為了便于在戰(zhàn)場上分辨敵我,士兵們往往會在自個的背上背著代表著自家勢力的旗幟——而這支突然殺出的騎兵隊,將這一傳統(tǒng)很好地貫徹了下來。
這30余名突然殺出來的騎兵,他們每人的背上都背著繪有三葉葵的軍旗。
30余面繪有三葉葵的軍旗因馬匹的馳騁而迎風飄揚——這副場面,頗有氣勢。
這支騎兵隊的為首之人,是一名年紀大概與緒方相仿的青年。即使他麾下的人馬只有緒方他們的一半,他仍舊提著長槍、毫不遲疑地對緒方他們發(fā)起了沖鋒。
“我乃稻森雅也麾下將領——內(nèi)藤信源!賊人!就此止步!”
內(nèi)藤信源:稻森麾下的極受稻森信任與看好的一員年輕勇將。
他憑借著優(yōu)秀的武藝,闖下了不小的名聲。
剛才,內(nèi)藤一直忠實地執(zhí)行著稻森派給他的率領騎兵們在第5陣、第6陣、第7陣的左翼巡邏、警戒、保護軍陣左翼的任務。
在緒方他們發(fā)起進攻后,內(nèi)藤他剛好便在第6陣的附近。所以他才能這么快地對緒方他們展開了攔截。
內(nèi)藤的兵力,只有緒方的一半——但他還是帶著人去堵緒方了。
而他之所以這么做,并非是出于什么戰(zhàn)術、戰(zhàn)略上的考量——只單純地是因為他覺得:見到敵人,若不英勇地沖上去,這將有損武士的榮譽。
因為內(nèi)藤的這一系列行動,全靠“武士的榮譽”所驅(qū)使的魯莽之舉,所以他完全沒有看到……不,應該說是壓根沒有去看——緒方身后的那面旗幟上寫著什么,也沒有去留意緒方的面容。
而內(nèi)藤身后的一些士兵看清緒方身后那面旗幟的字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