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不要遲到了。”
簡單地向緒方講清了“御前試合”的一些要點后,這名官員將這份文書模樣的紙遞給了緒方。
“謝謝?!本w方接過了這張紙后,然后一目十行地掃視著紙上的字句。
這張紙上沒寫什么多余的東西,就寫了緒方的姓名、年紀(jì)、所用的武術(shù)流派、戶籍等重要信息,在紙張的左下角蓋有一個大紅印。
確認(rèn)墨跡已干后,緒方將這張紙鄭重地收進(jìn)了懷里。
“走了,牧村?!?/p>
跟牧村招呼了一聲后,緒方便率先朝遠(yuǎn)離這報名點的方向走去。
牧村快走了幾步,趕上了緒方的步伐后,朝緒方問道:
“話說回來了,緒方老兄,你有信心通過文試嗎?如果連文試都沒有辦法通過的話,可是連參加武試的資格都沒有哦?!?/p>
牧村的話音剛落,緒方便沒好氣地說道:
“如果沒有信心通過文試的話,那我也不會那么積極地想要參加‘御前試合’了?!?/p>
早在大前天和阿町一起在江戶城中亂晃,找尋著“御前試合”的情報時,緒方就從路人們的口中得知了文試的內(nèi)容是什么。
文試的內(nèi)容,就是做卷子。
但并不是寫八股文這種東西。
而是做填空題。
將四書五經(jīng)中的一些句子中的重要內(nèi)容挖空,然后往里面填上被挖空的內(nèi)容。
這就是文試的全部內(nèi)容,做填空題。
一共考100句,答對一半的句子,也就是答對50道就算是通過文試,可以進(jìn)入下面的武試。
關(guān)于文試只考填空題之事,緒方并不感到意外。
在差不多千年前,實行“大化改新”,全面學(xué)習(xí)唐朝的各種文化制度時,也曾將唐朝的科舉制度搬到了日本。
只可惜,日本實行科舉制度時,正好處于貴族勢力急劇上升的時期。
具有平等精神的科舉制度與貴族傳統(tǒng)天然地存在著巨大沖突。
科舉制并沒有在日本存活多久就消亡了。
到江戶時代時,科舉制已完全絕跡。
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人甚至都不知道考試、做卷子是什么意思。
在沒有考試文化的境況下,肯定是不可能考八股文這種巨難無比的東西。
整個日本現(xiàn)在能寫八股文的人,可能還不足十指之?dāng)?shù)。
所以在各種類型的考題中,唯有填空題最合適。
不僅能很好地測試做題人的四書五經(jīng)背得如何,而且還能讓此前從沒考過試的眾人能很快理解該怎么答題。
沒有比它更合適的考題了。
緒方的話剛說完,牧村便大笑了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