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丹雖然是境界丹中的一種,卻依舊是一種比較低層次的丹藥,煉制的工序并不比返老還童丹復雜多少,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筑基丹就容易煉制了,因為煉制筑基丹所需的主藥、輔藥都是靈藥的緣故,就必須更加的注重主藥、輔藥之間的君臣佐使
藥性是否相互沖突,能否相互加成,還有它們所蘊含的靈氣能夠完美的融合,五行又是否沖突等等,這些都必須是要注意到的,即便是有《穹上丹經(jīng)》的詳細記錄,可是要把這些死板的文字、圖形轉(zhuǎn)變成實際的煉丹過程,卻是相當?shù)目简炃刂醯闹腔?/p>
煉制筑基丹所需的靈藥,雖然都是智屏郡主提供給他的,秦之初卻也知道這些靈藥每一份都來之不易,都是需要好好珍惜的,別的不說,浪費一份靈藥,那就意味著有可能少煉制了一枚筑基丹,這個損失不可謂不大
秦之初先用戥子將煉制筑基丹所需的靈藥全部稱量出來,這桿戥子是智屏郡主隨同靈藥一起送給他的,其精準度比他原來在寧清縣煉丹時所用的戥子精準了十倍以上,最小的稱量單位為五厘(斤、兩、錢、分、厘)
這桿戥子對秦之初的幫助是極大的,使得他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握住各種靈藥的量,避免了搞錯了主藥、輔藥的分量,而導致煉丹失敗的可能
然后他煉丹爐內(nèi)外仔細地清理了一遍,確認沒有任何殘留物以及異物的存在這才把所有的靈藥混合在一起用清洗過后的研缽研磨成為粉末,加入清冽的泉水,將它們充分攪拌均勻后,倒入到了煉丹爐中
一切的程序跟他煉制返老還童丹的時候一模一樣,不過秦之初做的卻是格外的認真,不敢有一絲一毫地疏忽
在煉丹爐的爐壁上鑲嵌上晶石,然后秦之初點燃了爐火開始煉丹
秦之初聚精會神地注視著爐火的變化,嚴格地按照《穹上丹經(jīng)》的記載調(diào)整著文武火轉(zhuǎn)眼間,將近一個時辰過去,煉丹爐內(nèi)先是傳來一股淡淡的藥香,但是在下一個瞬間,藥香馬上轉(zhuǎn)變成焦糊味
秦之初還沒有來得及熄滅爐火煉丹爐的爐膛內(nèi)就竄出了一股火苗來,那里面的靈藥受熱不過,竟然著了起來
費了好大的力氣,秦之初才撲滅了爐膛內(nèi)的火苗,等他把殘局收拾干凈的時候,又過去了多半個時辰第一次煉制筑基丹就這樣稀里糊涂地失敗了
秦之初沒有急著煉制第二爐筑基丹,而是仔細地回想著第一次煉制筑基丹的經(jīng)過,把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jié)都和《穹上丹經(jīng)》上的記載進行著對比
這一對比還真讓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就是《穹上丹經(jīng)》的記錄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就是煉丹爐、靈藥、鑲嵌在爐壁上的晶石等,都是上等品質(zhì),而秦之初所用的煉丹爐是十幾塊下品晶石的貨色,靈藥的品質(zhì)按照《穹上丹經(jīng)》的劃分標準,連中等品質(zhì)都算不上,晶石更都是下品晶石
這些細節(jié)在煉制返老還童丹的時候,或許還體現(xiàn)不出來的但是當煉制筑基丹這種專門給修煉之人服用的丹藥的時候,就是一種極為致命的癥結(jié)所在了
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要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秦之初重新把目光對準了《穹上丹經(jīng)》
《穹上心經(jīng)》是殘破不全的,《穹上丹經(jīng)》卻很完整,如果把里面的文字、圖片等全都謄錄出來的話,絕對會是一套大部頭的書籍,那厚度只會比《大周會典》厚,不會比《大周會典》薄
秦之初開始按照目錄,從頭到尾地仔細翻閱《穹上丹經(jīng)》,這次他的查閱是極為詳細的,同時又帶著很強的目的性
過了大概一盞茶的時間,他總算是在《穹上丹經(jīng)》中找到了解決的辦法,《穹上丹經(jīng)》的創(chuàng)作者搞了一個轉(zhuǎn)換的關系,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公式,根據(jù)這個公式,可以調(diào)整煉丹的時間、所需靈藥的量等等諸多涉及到煉丹的細節(jié)問題
秦之初拿出了算盤,開始埋頭苦算,他爺爺、父親都是商人,耳濡目染下,算盤還是打的不錯的,不過即便是這樣,一直到了第二天,他才把所用的細節(jié)計算好
他把這些需要改良的地方全都記錄成一張清單,然后按照這張清單,開始準備煉制第二次筑基丹所需的主藥、輔藥
一轉(zhuǎn)眼,又是一個多時辰過去,這次干脆連藥香都沒有飄出來,爐膛內(nèi)的靈藥直接就著了火秦之初手忙腳亂地把一切清理干凈,然后坐在煉丹爐的旁邊,懊惱地抓著頭發(fā),這煉丹師還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