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兆
如果各位讀者大大有時間的話,請到三江頻道為本書投上一票,每個注冊用戶每天都可以投一票,投完之后,可以得十個經(jīng)驗值。謝謝大家了。
※※
看著那個光華閃爍的傳送臺,秦之初驀然想起了一句流傳很廣的話——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bsp;
樹想要靜止,風(fēng)卻不停地吹動著它的枝條,令它難以靜止下來。
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理解,樹木枝條的晃動是因為風(fēng)為它提供了能量,沒了風(fēng),也就沒有了外來的能量,樹豈不是可以靜止下來了嗎?
秦之初由樹和風(fēng)的關(guān)系,聯(lián)想到了眼前的傳送臺。將一個人傳送到須彌小世界之外,必然需要用到極大的能量,而這個能量肯定會有一個源頭。晶石蘊含有天地靈氣,是修真界最為常用的能量來源。
柳寒煙只是說把筑基丹和氳藍海晶放在了掌中千山之中,卻沒說具體的位置,故而任何一條有價值的線索都不能放棄。那半塊氳藍海晶會不會就在傳送臺之上?
當這個念頭冒出來之后,秦之初的心頭就像是冒出了荒草一般,怎么壓制都壓制不住。他看了看進來的那個甬道,里面還沒有動靜傳來。他把心一橫,決定過去看看。
秦之初疾步上前,繞著那個只有磨盤大小的傳送臺轉(zhuǎn)了幾圈。傳送臺上的光華很明亮,卻不刺眼,相反卻非常的柔和,透過光華可以很輕松地看到臺面上的情形,那里并沒有任何的晶石存在,只有一些繁瑣的條紋,令人眼花繚亂,難以辨識。
秦之初耽誤不起時間,他把那把長刀拿了出來,貼著地面朝著傳送臺就削了過去。這把長刀不是凡品,不但可以作為法器使用,本體也極為剛韌鋒利,切到傳送臺的臺磯上,如切豆腐一般,很輕松就把臺磯和地面分離開來。
秦之初稍微用力,就把磨盤大小的臺磯掀翻開來,數(shù)道光華在他的眼前閃爍不定。他凝神細看,只見臺磯的背面上確實鑲嵌著十幾塊晶石,每個都有鴿卵大小,顏色不是很純凈,一看就不可能是中品晶石,只怕下品晶石的可能性居多。
秦之初有些失望,但是下手的速度卻不慢,抄起長刀,就把臺磯上的那十幾塊下品晶石挖了下來,揣到自己的懷中。他不是迂腐不化之人,綠柳山莊既然搞了這樣一個須彌小世界,又把下品晶石放在了這里,就應(yīng)該有了被人挖走的覺悟,他不動手,肯定會有其他人動手。
況且他現(xiàn)在迫切的需要晶石傍身,即便是不為別的,也要為了自己的修煉考慮。自己沒有實力,一切都免談?,F(xiàn)實所迫,只能事急從權(quán)一次了。
靜心觀中,那位手捧如意的道者難得地露出了一絲訝色,秦之初能夠把目光盯在傳送臺上,確實出乎了他和柳寒煙的預(yù)料,這一點可以說是他以及所有先于秦之初進入須彌小世界的修真者的思維盲區(qū)。而秦之初如過境蝗蟲一般,把所有的下品晶石撬走,就更讓他對秦之初刮目相看了。
道者不在乎那區(qū)區(qū)十幾塊下品晶石,他在意的是秦之初的敏銳和果決。這可是人才呀,一定要想方設(shè)法的查清秦之初的底細,如果身家清白的話,不妨將其引入到組織中來。
晶石在手,秦之初自覺的底氣足了一些,氳藍海晶已經(jīng)不重要了,下一步最主要的還是要弄一枚筑基丹。他剛把下品晶石收好,站起身來,從甬道之中進來了兩個修真者,這兩人年紀相差不多,相貌極為相似,看樣子,他們很有可能是一對兄弟。
這兄弟倆一進入這個亮如白晝的山洞中,就看到了秦之初,同時也看到了洞角讓秦之初掀翻的傳送臺,“呔,道友,好大的膽子,快把東西留下,我們哥倆饒你不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