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姬佑君
毒舌姬佑君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最快更新**
※
秦之初做為永|定縣的縣令,自從過完年之后,就沒有在公眾面前亮過相,這對他提高個人親和力,促使老百姓給他樹立長生牌位,是很不利的。
這次,秦之初就讓滕向東陪著他,在縣城內(nèi)外轉(zhuǎn)了一大圈。
到了粥場,他親自拿起粥勺,為每一位過來領(lǐng)粥的窮苦人家施粥。同時,他還讓人從布莊購置了大量的布匹,在粥場,贈送給每一位領(lǐng)粥的人一丈或者幾丈的布匹,然后再給他們一些銅錢,讓他們回去做新衣裳。
做完這些,秦之初拿出了筆墨紙硯,親自寫了一個條幅“士紳滕向東員外開設(shè)之粥場”,然后讓人掛了起來。
滕向東看著這張條幅,又是感動,又是欽佩,他還從來沒有見過一位不貪墨屬下功勞的官員,能夠跟著秦之初做事,就算是辛苦點,那也值了。
在粥場待了小半天,然后秦之初又到其他幾個地方轉(zhuǎn)了轉(zhuǎn),醫(yī)館、養(yǎng)濟堂等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老百姓見到秦之初,基本上都是挺高興的。
在這樣兵荒馬亂的日子里,永|定縣對他們來講,就像是個世外桃源,沒有苛捐雜稅,官府秉公執(zhí)法,有地方住,有錢賺,物價穩(wěn)定,外面還有大兵保護著他們,真正是在大周朝,再也找不到比永|定縣更好的地方了。這一切,都是秦之初帶來的,老百姓自然都念秦之初的好。
就在秦之初在永|定縣四處巡視,展現(xiàn)他的親民作風,收買人心的時候,遠在贛州省贛南府,安南王的行軍大營。
安南王端坐在行轅的中軍大帳中,臉色陰沉,十分的不好看。除了太子之外,安南王是最早被封為王爺?shù)?,就沖這一點,世人一直公認安南王是順德帝最疼愛的兒子,但是順德帝究竟疼不疼愛他,安南王跟別人有著不同的理解。
在他十六歲的時候,自己的親生母親淑妃就突然暴斃了,具體死因,直到現(xiàn)在,安南王都搞不清楚。安南王一直懷疑淑妃的死跟皇后,也就是太子的親生母親有很大的關(guān)系,只是苦于無法證實。(,觀看本書最新更新)當這個懷疑在他的心中扎下根之后,安南王就立誓要替母親討回公道,而要討回公道,就只有做皇帝一條路可走。
這些年,安南王做了很多準備,等到他逐漸長大,娶了王妃,生了孩子,慢慢地為淑妃討回公道,似乎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做皇帝反倒成了他追逐的目標?;实酆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聲令下,千萬顆人頭落地,那種站在全力巔峰的滋味,實在是讓人迷戀非常。
只是安南王雖然有心做皇帝,他的老子也就是順德帝卻絲毫沒有廢立太子的心思,于是,他選在順德帝昏迷不醒的時候,偷偷地離開了京城,趕到了粵州他的封地,厲兵秣馬,準備起兵。
孰料想順德帝竟然又活了過來,安南王騎虎難下,連父子之情都顧不上了,草草地準備好之后,馬上起兵。起兵之后,一切都挺順利,僅僅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把整個粵州攻了下來,但是隨后,他就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東路大軍倒還算是順暢,并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唯獨他率領(lǐng)的中路大軍還有邊震寰率領(lǐng)的西路大軍,都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大敵。
安南王坐在虎皮椅上,手指下意識地在扶手上敲打著,在他的下首,還坐著不少人,都是他的心腹或者貴客,姬煜川、姬佑君師徒也在其中。
姬佑君上次到安南王的行軍大營叫陣,安南王倒是挺給面子,親自到轅門口接他,而且把他們師徒接到行轅之后,以上賓之禮待之。
姬佑君到安南王的中軍大營,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秦之初沒有好日子過,他鼓動著三寸不爛之舌,希望安南王能夠抽調(diào)精兵強將,趕往永|定縣,滅了秦之初,替他出心中一口惡氣,但是安南王始終沒有松口。
安南王有安南王的苦楚,智屏郡主做為朝廷欽點的討逆元帥,和御林大將軍、討逆副元帥胡大志共領(lǐng)十萬御林軍,鎮(zhèn)守在相鄰的廬陵府,壓得他不敢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