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倒懸入杯水,乾坤翻轉在眼前。
精衛(wèi)當年填海處,木石猶帶啼鵑怒。
秦皇樓船沉碧濤,鄭和巨艦桅桿蠹。
千古興亡逐逝波,唯有此枝常飛渡。
今人亦作銜枝客,駭浪驚濤若平蕪。
嗟夫。
休言華夏無異士,且看微軀展宏圖。
他日若遂補天志,再擲此枝填太虛!】
王檬讀完,全場寂靜。
很多人被震住了。
也有很多人沒聽明白,想親眼去看一看。
余樺可不管什么禮節(jié),直接跑到王檬身邊,一只手還搭在王檬肩上,伸直脖子去看紙上的文章。
有他帶頭,鐵疑、蘇同、馬源、程村、葉欣、方方等人也圍過去。
各大高校的主任、教授們,則要穩(wěn)重許多,靜靜坐在原位等著。
王檬剛才朗讀了一遍,此刻又塞給余樺:“拿去吧,你像只猴子一樣?!?/p>
余樺也品鑒了兩遍,連連贊嘆:“寫得真牛逼,反正我寫不出來。媽的,又是古文,又是古詩,這古代秀才投胎沒喝孟婆湯?!?/p>
程村接過來仔細閱讀,說道:“他這是自比玄鳥。昆侖山就是中國,他不在昆侖山尋仙,卻是要去瀛州,這是打算到美日留學嗎?”
方方說道:“應該就是。海外尋仙,就是出國留學。結合序文和最后幾句,他要學成歸來報效祖國。”
鐵疑點頭:“這么解讀也有道理。”
“我看不像,”馬源說道,“昆侖山應該出現(xiàn)了什么意外,或者說整個神州都出現(xiàn)了意外,連鯤鵬和蛟龍都被淺灘云霧困住。這些意象,應該是指近代中國多災多難。序文里的固金甌,明顯在指抗日戰(zhàn)爭。”
方方順著這個思路理解:“鮫人淚珠化作血雨,海市蜃樓被洪濤拍散,是不是暗指那些年的人道洪流?”
聽到此言,馬源皺起眉頭,他不喜歡方方的解讀。
(請)
n
0058【雄文一出,名校搶人】
這般意象詭譎、激情昂揚的托物言志古體詩,怎能把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裝進去?
討論還在繼續(xù)。
大家也不審閱其他選手的文章,就那樣議論品鑒著陳貴良的《瀛海行》。
這首古體詩及其序文,不但超出了高中生的水平,而且超出了大部分作家的水平(僅限于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