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良還沒把飯吃完,小靈通就響起來,卻是陶雪打來的。
“大侄子,今天表現(xiàn)怎么樣?”陶雪問道。
陳貴良回答:“沒給雪姨丟臉?!?/p>
陶雪嘆息:“唉,我想裝病請假的,但班主任不批啊,沒能親眼看到記者采訪你。你在哪兒呢?”
“食堂?!?/p>
一分鐘不到,陶雪就沖進食堂,她剛才正在半路上。
陶雪四處張望,很快看到高三11班的學生。
“學姐!”
陶雪不直接跟陳貴良打招呼,而是先走到邊關月的身邊。
“你好?!边呹P月說。
陶雪笑道:“我大侄子不錯吧?”
“很厲害?!?/p>
邊關月心想:什么大侄子,那還是我兒子呢。
謝揚已經快速吃完午飯,看到陶雪出現(xiàn),就過去添油加醋說:“你是不知道,陳大俠今天好牛逼。我跟你說啊……”
陶雪也不去排隊打飯,站那兒聽謝揚講述,幾句話聽得兩眼發(fā)光,后悔沒有逃課親自到場。
徐海波也加入進來,繪聲繪色講起之前的事情。
陶雪認真聽著,她打算回自己班級,幫陳貴良再宣傳一下。順便強調,陳大俠是自己的侄子!
半個小時后,高三午自習開始。
邊關月不時回頭,頻頻看向倒數(shù)內容,正是質疑《滕王閣序》教材有誤,陳貴良上個星期就已經寄出去。
而且陳貴良故意裝嫩藏拙,一副沒見過專業(yè)論文的樣子,完全不遵守論文固定格式。一來符合自己高中生的身份,二來可以增強趣味性,降低文章閱讀門檻。
趙長田問:“你是什么打算?”
胡瑋時說:“最新一期的《萌芽》,在獲獎作品選登欄目,刊載陳貴良的《瀛海行》。至于這篇文章,刊登在‘校園掃描’板塊。”
趙長田點頭道:“現(xiàn)在的輿論太兇猛復雜了。《萌芽》刊登兩篇趣味性不足,但文學性、學術性尚佳的文章,正好可以挽回我們的形象。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