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答辯和討論。
王檬問道:“姑射仙人和洛川神女,你用來指代什么?”
陳貴良說:“可以理解為歷代先賢,他們流傳下來的精神,鼓勵玄鳥勇敢前進。也可以理解為人民大眾、良師益友,他們哺育、教導、幫助主人公。”
“鯤鵬和虬龍呢?”程村問道。
陳貴良說:“先驅者。他們被困住了,他們都失敗了,但他們留下了足跡,給予玄鳥借鑒和啟示?!?/p>
“你打算出國留學嗎?”方方問。
“啥?”陳貴良一臉懵逼。
方方說道:“方丈、蓬萊、瀛州,是海外三仙山。為什么是蓬萊困住了鯤鵬,方丈困住了虬龍,而玄鳥一定要去瀛州尋仙?”
陳貴良有些不爽:“這種最基本的文學表現(xiàn)手法,方方老師應該比我更清楚吧?”
現(xiàn)場有人笑出聲來。
方方冷著臉,不再說話。
陳貴良終究還是忍不住懟了一下。
又連續(xù)回答幾個問題,王檬直接跳過分組討論環(huán)節(jié),當眾朗讀并鑒賞詩文。
王檬說道:“【癸未年冬,余至滬上,得一寓言而著其理。】寥寥十六個字,就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尤其是那個‘著’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述’字就不行,意思少了一半……”
等詩文賞析完畢,媒體記者開始提問。
畢竟,他們收了不菲的車馬費。
車馬費的多少,關乎刊登在哪個版面。就算是同一版,也有不同位置。
《萌芽》給得挺多,記者自然要積極一些。
《文匯報》的董紅康,依舊認為高中生寫不出這種文章。
他打算當場試探成色:“你覺得自己能拿一等獎,是因為運氣好,還是有真本事?”
此言一出,萌芽和新概念的人,表情變得難看至極。
這什么意思?
懷疑他們泄題,還是懷疑有人代筆?
陳貴良微笑以對:“我運氣不錯,也有微末本事?!?/p>
董紅康說:“你那篇文章非常驚艷。我現(xiàn)在出個題目,你當場寫一首古詩如何?以你的水平,應該不難吧。”
“我試試看?!标愘F良道。
董紅康早就想好了題目:“大雁,小船,江水,時光。用這四個意象,寫一首古詩。”
陳貴良問:“要不要我走七步?”
“哈哈哈哈!”
現(xiàn)場爆發(fā)出一陣哄笑聲。
他在用曹植的梗,埋怨董紅康欺人太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