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這片土地上,它的校園規(guī)??胺Q宏大,紅石砌成的建筑群錯落有致地散布在斯科普斯山麓。
不過若以龍族國內(nèi)的大學為標準,這樣的規(guī)模恐怕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畢竟在這片狹小的應許之地,任何一片開闊的校園都顯得尤為珍貴。
但衡量一所學府的分量,從來不該只看它占地多少。
當趙天宇和佐藤美莎踏入校門的那一刻,立刻被這里獨特的學術(shù)氛圍所包裹。
古老的石砌長廊上爬滿了常春藤,年輕學子們抱著書本三三兩兩走過,空氣中彌漫著知識與自由的氣息。
遠處傳來隱約的鐘聲,與圖書館方向飄來的咖啡香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這座學府特有的韻律。
按照校規(guī),外來車輛不得進入校園。
趙天宇將路虎停在指定的訪客區(qū)域,與佐藤美莎并肩踏上通往校園深處的小徑。
陽光透過地中海松的枝葉,在他們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他們沿著指示牌緩步前行,一邊欣賞著這座聞名世界的學府景觀。
羅馬式拱廊下,學生們正在激烈討論著什么;露天廣場上,有個少年獨自拉著小提琴;隨處可見的古老橄欖樹,見證著這座校園近一個世紀的滄桑。
趙天宇深深吸了口氣,感覺連日來積壓在胸口的戾氣,正被這片書香凈土漸漸凈化。
細心的佐藤美莎察覺到他眉宇間的舒展。
她知道這些天來接連發(fā)生的變故——特別是今日那六十具同胞骸骨帶來的沖擊——讓趙天宇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于是她刻意放慢腳步,時而指著某處特色建筑輕聲解說,時而談起在倭國求學時的趣事。
她清泉般的聲音伴著秋葉的沙沙聲,在這個寧靜的午后編織成溫柔的網(wǎng),試圖將身邊這個傷痕累累的男人暫時帶離血腥的戰(zhàn)場。
"你看那座教學樓,"她忽然指向一棟造型獨特的建筑,"據(jù)說頂樓的露臺可以俯瞰整個耶路撒冷老城。"
她的眼中閃著期待的光,希望這片學術(shù)凈土能多少撫平他心頭的創(chuàng)傷。
二人沿著栽滿梧桐的林蔭道緩步而行,不知不覺間已抵達此行的目的地——希伯來大學總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不僅是校園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文獻寶庫,更收藏著整個以色列最豐富、最完整的學術(shù)典籍與歷史文獻。
遠遠望去,圖書館入口處七根巨大的石柱巍然聳立,在午后的陽光下投下莊嚴的陰影。
這些石柱的排列絕非隨意為之,它們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每一根都象征著猶太傳統(tǒng)中珍貴的“七種智慧”,分別是:托拉的智慧、先知的智慧、圣者的智慧、神跡的智慧、隱秘的智慧、真理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的智慧。
這個精妙的設(shè)計將古老的信仰與對知識的渴求完美融合,讓整座建筑超越了普通藏書樓的功能,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智慧圣殿”。
這些信息本是趙天宇行前在網(wǎng)絡(luò)上查閱所得,當時看著冰冷的文字和平面圖片,并未產(chǎn)生太多感觸。
直到此刻親身站在這些歷經(jīng)風雨的巨石面前,他才真切體會到建筑背后蘊含的精神力量。
那撲面而來的莊嚴與厚重,讓他在踏入大門前就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整座建筑與耶路撒冷古城的風貌渾然一體,外墻全部采用當?shù)靥赜械娜榘咨耙啡隼涫薄?/p>
這種石材在晨曦中會泛出淡淡的金色,正午時分則呈現(xiàn)出溫暖的象牙白,待到夕陽西下時,又會染上一層柔和的蜜色光澤。
隨著光線的流轉(zhuǎn),圖書館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在古老與現(xiàn)代之間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