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無道的詫異,蘇茹沒有解釋,在她選擇面對的那一刻,她便有了決斷,要將自己的事永遠的隱瞞下去。
可有些事,注定無法隱瞞。
沉悶的鼓聲再次讓蘇茹變了個人,她穿甲戴盔直奔主帳而去。
半日后,駐扎幽城的虎牢軍起灶開拔,揮軍北上,向著被北明攻下的城池殺去。
泱泱虎牢大軍中多出了一個身穿銀甲的身影,他正是無道。
在蘇茹議事歸來后,無道從她口中得知了南明與北明的戰(zhàn)況。
這場舉國之戰(zhàn),雙方投入的兵力都高達五百萬之多,不僅如此,兩國還將境內的一些宗門勢力也拉了進來,大有一決雌雄的架勢。
南明和北明其實本為一家,而且兩朝皇室也都為蘇姓,只不過早年間出現(xiàn)了分歧,從而一個大明王朝一分為二成了南北兩朝。
雙方都自詡正統(tǒng),邊境線上摩擦不斷,戰(zhàn)火從未熄滅過,原本兩朝都只是小打小鬧,可隨著蘇龍戰(zhàn)死,戰(zhàn)火瞬間升溫,摩擦變成了一場舉國大戰(zhàn)。因為急于報仇,當時駐扎邊境的三支南明大軍傾巢出動,然而卻中了對方的陷阱,數(shù)十萬將士死傷殆盡,千人以上人口的城池丟失了十幾座,小的城郡更是不計
其數(shù)。如此大的恥辱,南皇如何能咽的下這口氣,當即揮軍發(fā)兵,可北明已經(jīng)早有準備,在南明的疆土上筑起了一道鋼鐵長城,兩軍數(shù)次交鋒,南明雖收回了些許城池
,但北明的真正防線卻是未能突破。然而原本僵持的局面,因為無道的出現(xiàn)終于有了些許轉機,黑煞軍的全軍覆沒,使得北明防線出現(xiàn)了薄弱,事后北明雖第一時間調遣大軍堵上了這個缺口,可如
此一來其他的防線也變的吃緊了不少。
為了扭轉戰(zhàn)局,變被動為主動,南皇做出了一個很是大膽的舉動。那就是讓大獲全勝,士氣最高的虎牢軍主動出擊,若攻破對方的防線,那便可長驅直入,直插北明心臟,若北明四處抽兵馳援,那其他各處的防線勢必會吃緊,
屆時便是南明大軍大反攻之際。
南皇的真實想法無道不知,虎將軍不知,就連出生皇家的蘇茹也不知。
從蘇茹口中得知虎牢軍要主動出擊后,無道并未多說什么,只是找蘇茹要了一件鎧甲,混進了虎牢軍中,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軍士。
隨著一聲令下,虎牢軍猶如出籠的猛獸一般浩浩蕩蕩的向著被北明大軍所占領的荊城殺去。
放眼望去,鋪天蓋地都是銀色,身穿金甲,腳踏白虎巨獸的虎將軍走在最前面,與其同行的不是三位偏將,而是一個身穿官袍的老者。
戰(zhàn)場之地本不是文官出沒之地,可虎牢軍中卻偏偏多出了一個文官,一個南皇派來名為督戰(zhàn)的文官。
對于這人,虎將軍很是不喜,可對方畢竟身懷南皇旨意,他就再是不悅也不能發(fā)作,只能忍著。
雖為軍人,可大家都是修行之人,趕路速度自然不會太慢,可偏偏卻很是慢。
三位偏將幾次請命,并聲明兵貴神速的厲害關系,可卻都被那名老者以陛下有旨為由給堵了回來。
無道雖然不懂領兵打仗之道,但也知道兵貴神速,出其不意的道理,看著緩慢前進的大軍,他不禁一陣皺眉沉思。
“這虎將軍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以這樣的速度,不是給北明調動大軍,列陣準備的機會嗎?”
他有心想問問蘇茹,可看到蘇茹一臉疲憊的神態(tài)之后,也只能壓下不解默默趕路。
荊城還未趕到,虎將軍便先收到了前去打探敵方軍情士兵的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