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走到一處鬼門。
女鬼從紙人身上退下來,又變成一身濕淋淋的紅嫁衣模樣。
唐玉箋撿起小小的紙扎人,有些不太敢看她現(xiàn)在的模樣,卻見對方原本腐爛的手掌腳掌緩緩褪去青光,變得平滑嬌弱,再抬頭,發(fā)現(xiàn)對方變回了尋常女子的模樣。
點著朱色唇,一身鮮艷的紅嫁衣,年紀比想象中的還要輕。
女鬼彎著唇,指了指紙扎人,向她道謝。
聽說淹死的水鬼大多會變成縛地靈,除非找到替死鬼,否則很難離開他們死去的水域。
所以許多老人總是叮囑自己的孫兒不要離淹死過人的水太近,免得被拉下去。
她在冥河上徘徊了三年,魂體越來越弱。據(jù)說死者若長時間不入鬼門,就會變成孤魂野鬼,再也無法轉(zhuǎn)世投胎。
幸得中元鬼門大開之日,她遇到了一個拿著紙扎人準備前往人間的妖怪,這才讓她有了轉(zhuǎn)生的機會。
還去了紅蓮禪寺,知道他安好,便了了她一個念想。
(請)
n
鬼打墻
女鬼握了下她的手,冰涼涼的,終于不磕頭了,屈膝行了個姑娘家的禮。
唐玉箋也慌忙學著她的樣子回了個不倫不類的禮。
女鬼凝視了她片刻,隨后擺擺手,轉(zhuǎn)身消失在了那鬼氣森森的寬闊黑門之后。
唐玉箋思緒忽然飄遠。
她看起來那樣年輕,怎么就給人當娘親了?
看了眼天光,唐玉箋開始著急,收了紙扎人抬腳欲走,忽然整個人一頓,將在原地。
衣衫下的后背上不知何時出了一層冷汗,山風吹過,冷得像墜入冰窟。
以前讀過的某個話本,像雨后破土而出的筍芽,一點一點從塵封的記憶中逐漸展露出輪廓。
唐玉箋攥緊手指,緩慢回頭,望向身后紅磚綠瓦,陰氣沖天的巨大鬼門。
那個被她看過即忘的話本中,講的是段令人唏噓的故事。
故事的前半部分是才子佳人相遇相知,快結(jié)束時卻急轉(zhuǎn)直下,女子在及笄不久后,滿懷喜悅地乘船出嫁,準備與心上人結(jié)為連理。
然而,途中遭遇巨浪,她不幸墜入水中。新郎苦等新娘不至,出門尋找,卻只得到了新娘不幸遇難的噩耗,連尸骨都未留下。
新郎心如死灰,最終選擇遁入空門,剃發(fā)為僧。
話本差不多是三年前看到的,唐玉箋看完后消沉了許久。
好不容易要終成眷屬,只一道巨浪就變成了陰陽兩隔,豈能不讓人垂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