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戴家滿門忠烈
正月未過,年味正濃的吉林敦化
戴家大院門前的紅燈籠被寒風刮得獵獵作響,燈籠穗子上凝著的冰碴子。族長戴萬齡背著手站在院里,棉袍下擺掃過凍得發(fā)硬的積雪,留下兩道淺淺的印子。他望著遠方,手中還提著一把村鎮(zhèn)中人不常見的一把長刀。
“爹,東北軍那邊的回信到了!”長子戴克勤撩著棉門簾沖進院,手里拿著一張疊得整齊的信紙。戴萬齡快步迎上去,展開信紙,信是東北軍駐扎在敦化的第九旅旅長佟麟閣所寫的,字里行間滿是急切“日寇占我河山,燒殺搶掠,戴公若能舉義,我部愿贈步槍五百支、子彈五千發(fā),助君抗日!”
戴萬齡的目光在“步槍五百支,子彈五千發(fā)”上頓了頓,隨即抬眼望向院外。
遠處的長白山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像一頭沉默的巨獸臥在天地間。九一八事變后,敦化早就沒了往日的安寧,鬼子一路從延邊殺到了安圖,敦化以及周圍的許多縣城。因為缺少補給和過冬的衣物,鬼子在當?shù)責龤寠Z的消息,時有發(fā)生。
前幾日,戴老爺子的結(jié)拜兄弟,自任為抗戰(zhàn)救國軍司令的王德林派人捎來口信,勸他莫惜家財,共御外侮。那時他心里就有了打算,戴家世代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絕不能看著鬼子把家毀了。
“去,把族里的后生都叫到祠堂來!”戴萬齡把信紙揣進棉袍內(nèi)袋,聲音里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戴克勤應聲而去,不多時,戴家的男人們就踩著積雪聚到了祠堂。有護院的炮手,有地里干活的莊稼漢,還有剛滿十六歲、臉上還帶著稚氣的侄子戴克勇。他們圍著祠堂中央的岳飛像站定,看著戴萬齡拿著那柄長刀,“唰”地一聲抽出刀身,寒光在燭火下晃了晃,映得每個人的臉都格外肅穆。
“鬼子要強占了咱東北,殺咱同胞,現(xiàn)在都快打到敦化家門口了!”戴萬齡的聲音在祠堂里回蕩,“東北軍愿意給咱軍火,王德林兄弟也在抗敵,咱戴家不能當孬種!今天我把話撂這,愿意跟我抗日的,留下。想躲的,我不攔著,但記住,咱戴家的祖墳在這,丟了祖宗的臉,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沒人說話,只有燭火偶爾發(fā)出“噼啪”的聲響。片刻后,次子戴克儉率先往前一步,攥著拳頭喊“爹,我跟你干!”緊接著,三子戴克吉、四子戴克志、五子戴克遠。。。一個個身影往前站,連最小的六子戴克政都扯著大哥的衣角,仰著脖子說“哥,我也去,我能給你們遞子彈!”戴萬齡看著眼前的族人,眼眶有些發(fā)熱,他把長刀舉過頭頂“好!從今天起,咱就是抗戰(zhàn)救國軍第五營,跟鬼子拼了!”
三天后,東北軍的軍火如期送到。十幾輛馬車載著步槍、子彈和幾箱手榴彈,在雪地里壓出深深的車轍。戴萬齡帶著族人卸軍火時,心里躊躇萬分。他讓大兒子戴克勤負責教大家用槍,次子戴克儉帶著護院炮手操練隊列,自己則拿著地圖,反復研究敦化周邊的地形,縣城東邊的滴嗒嘴子是個峽谷,兩邊是陡峭的山壁,谷底只有一條小路,是日軍往寧安運物資的必經(jīng)之路,若是在那設(shè)伏,定能打鬼子一個措手不及。
正月十五那天,雪下得格外大。戴萬齡帶著全部親族五十余人,以及村鎮(zhèn)中的青壯年四百多號人,踩著沒膝深的積雪往滴嗒嘴子趕。棉鞋里塞著干草,卻還是擋不住刺骨的寒風,有人的耳朵凍得發(fā)紫,卻沒人吭聲,只是把步槍抱在懷里,盡量不讓雪滲進槍膛。小兒子戴克政才剛剛十六歲,他跟在戴萬齡身邊,小臉凍得通紅,卻死死咬著嘴唇,一步不落地跟著。
“都找地方隱蔽好,聽我信號再開槍!”戴萬齡趴在峽谷西側(cè)的山壁后,雪花落在他的眉毛上,很快就結(jié)了冰。他透過雪縫往下看,谷底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風吹過樹梢的“嗚嗚”聲。約莫過了一個小時,遠處傳來馬蹄聲和日軍的吆喝聲。
一隊日軍正押著幾輛馬車往這邊來,大概有四十多人,馬車上蓋著帆布,不知道裝的是什么?戴萬齡心中盤算著,甭管他里面裝的是物資還是軍火,就算是去拜壽的,自己也不能讓他們?nèi)缭福?/p>
戴萬齡屏住呼吸,手指扣在腰間的手榴彈引信上。等日軍全部進入峽谷,他猛地舉起手,往下一揮“打!”話音剛落,槍聲就像炸雷一樣在峽谷里響起來。子彈帶著股股仇恨飛向日軍,不少鬼子還沒反應過來,就倒在了雪地里。日軍指揮官慌忙拔出軍刀,想要組織反擊,卻被長子戴克勤一槍擊中肩膀,慘叫著倒在馬車上。
戴家人都是初摸槍械,很多人的槍法都非常一般,有的鄉(xiāng)親甚至七八發(fā)子彈都打空了,但是四五百人齊齊開槍,伏擊四十多個鬼子,光是槍林彈雨,便讓這些鬼子損失大半了。
“沖?。 贝巫哟骺藘€喊著,率先從山壁后跳下去,手里的步槍不停地射擊。戴家的后生們跟著沖上去,有的用步槍打,有的扔手榴彈,還有的抄起隨身攜帶的砍刀,跟日軍拼起了近身。四子戴克志的胳膊被鬼子的刺刀劃了一道口子,鮮血瞬間染紅了棉袖,他卻像沒感覺到疼一樣,反手一刀砍在鬼子的脖子上。六子戴克政跟在后面,他鼓起勇氣,拿起一把長槍,直接捅在鬼子的后心窩,嘴里還喊著“別傷我四哥!”
戰(zhàn)斗持續(xù)了半個多時辰。當最后一個鬼子倒在雪地里時,峽谷里終于安靜下來,只剩下眾人粗重的喘息聲和馬匹的嘶鳴。戴萬齡拄著長刀站起來,雪地里到處都是日軍的尸體和散落的武器,馬車帆布被掀開,里面裝的全是罐頭和彈藥“清點人數(shù),看看傷了多少弟兄!”他話音剛落,就看到侄子戴克勇扶著一個受傷的族人走過來,那人的腿被流彈擊中,褲腿已經(jīng)被血浸透。
“爹,鬼子死了大概四十多個,咱這邊傷了七個,沒死人!”長子戴克勤跑過來匯報,臉上帶著抑制不住的興奮。
戴萬齡點點頭,走到一具日軍尸體旁,看著對方身上的軍裝,眼神里滿是冷意“這只是開始,只要鬼子還在咱的土地上,咱就跟他們沒完!”
就在眾人清理戰(zhàn)場的時候,突然有個放哨的后生跑過來,氣喘吁吁地說“叔,不好了!縣城方向的鬼子。。。。好像在撤退!”戴萬齡心里一驚,趕緊帶著幾個人往高處跑。站在山頂往下看,果然看到敦化縣城方向有不少日軍的隊伍在往東邊移動,馬車載著物資,士兵們排著隊,看起來像是在有序撤退,卻沒了往日的囂張氣焰。
“怎么回事?鬼子怎么突然撤了?”三子戴克吉疑惑地問。戴萬齡皺著眉頭,心里也犯嘀咕。他們這只是打了一場小伏擊,就算殲滅了四十多個鬼子,也不至于讓縣城里的日軍大規(guī)模撤退。他突然想起近日報紙上說的日本人打了一個大敗仗,在蓋州那邊被殲滅了一個常設(shè)師團,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他們的軍隊開始撤退了。
“不管怎么說,鬼子撤退是好事!”戴克儉笑著說“咱這一仗沒白打,不僅滅了鬼子的威風,還幫著東北軍減輕了壓力!”眾人聽了,都忍不住歡呼起來。雪地里,一張張凍得通紅的臉上滿是笑容。
戴萬齡看著歡呼的族人,又望向遠處的長白山,心中感慨萬千。
而像戴家族人集體抗日救國的故事,在廣闊的東北大地上,還有無數(shù)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