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走。
旁人便來。
陳平安這座攤子,便熱鬧了許多。
看客絡(luò)繹不絕,不過真正愿意掏錢之人,暫時還無。
那位不知姓名的老人依舊帶著孫子,一起逛街看鋪子,就此消失。
陳平安雙手籠袖蹲在原地,雙袖之中,摩挲著那顆正反篆刻有“常羨人間琢玉郎”、“蘇子作詩如見畫”小暑錢。
世間小暑錢便是如此有趣,篆文各異,一洲之內(nèi),小暑錢都有好些種篆文。
不過一般都是一面四字篆文,像這種多達七個古篆的小暑錢,極為罕見。
值得陳平安高興的事情,除了賺到了出乎意料的三顆小暑錢后,對于收集到一枚篆文嶄新的小暑錢,亦是開懷。
何況三枚小暑錢,折算雪花錢本就有溢價,加上珍稀篆文,就又是一筆小小的溢價。
原本陳平安對所有販賣符箓的價值估算,就是腰斬的價格。
這趟云上城的包袱齋。
一般仙家渡口的店鋪,只要是黃紙材質(zhì)的符箓,配合符膽一般的畫符,能夠一張賣出一枚雪花錢,就已經(jīng)是價格高昂了。
陳平安其實做好了要價太高、白搭進去一顆雪花錢本錢的最壞準(zhǔn)備。
不曾想自己與三顆小暑錢有緣,非要往自己口袋里跑,真是攔也攔不住。
萬事開頭難。
有了那位財大氣粗眼力好的老先生,開了個好兆頭。
接下來又賣出了兩張雷符。
水土兩符,以及破障符,無人問津,很多客人光是聽了價格,就差點罵人。
其中一位容貌粗獷的漢子,用五顆雪花錢買了件蒼筠湖龍宮舊藏之物,脂粉氣很重,漢子多半是想要贈予心儀女子了,或是作為給某些女修的拜山禮,聽那年輕攤販說五顆雪花錢后,漢子就罵了一句他娘的,可最后還是乖乖掏錢。
然后他指了指那張瞧著就挺威嚴(yán)的天部霆司符,詢問價格。
陳平安笑瞇瞇說道:“兩個‘他娘的’,還要多出兩顆雪花錢。”
漢子罵罵咧咧,“你小子殺豬呢?!”
哪怕是陳平安這等臉皮,一時間都不知道如何接話。
旁邊看熱鬧的游客,大笑不已。
漢子也意識到自己言語不妥當(dāng),罵人更罵己,怎么看都不劃算。漢子直撓頭,既眼饞,又囊中羞澀,他確實需要買一張攻伐雷符,用來針對一頭盤踞山頭的大妖,若是成了,好好搜刮一通,便是穩(wěn)賺不賠,可若是不成,就要賠慘了,十二顆雪花錢,委實是讓他為難。到最后漢子仍是沒舍得割肉,悻悻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