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么站著,不太恭敬。
鄭大風轉頭望去,沒過多久,走入一個眉眼飛揚的儒衫青年,背著竹箱,手持行山杖。
鄭大風繃著臉。
風塵仆仆的年輕人快步走到楊老頭身邊,蹲下身,揉捏肩膀,嘖嘖道:“放心了放心了,這筋骨,依舊強健,跟青壯小伙似的,娶媳婦不過分啊。大風你也真是的,怎么當?shù)耐降埽疾恢缼椭约簬煾肝锷锷??你找個媳婦很難,找個師娘也很難嗎?”
楊老頭不計較。
鄭大風見怪不怪了。
天大地大的,估計也就李槐敢這么對待老頭子了。
楊老頭問道:“又要去披云山林鹿書院游學?”
李槐干脆一屁股坐地上,“這還是其次,我要去與裴錢斗法,當然是文斗,幾年不見,我與她都積攢了好些家當,這不就約戰(zhàn)于霽色峰祖師堂外邊的廣場上,一場絕頂高手過招的江湖盛事啊。她走了趟劍氣長城,先前在書院碰了面,她說得收拾收拾寶貝,以后再戰(zhàn)。”
李槐遺憾道:“可惜李寶瓶獨自游歷江湖去了,萬一輸了裴錢還好說,要是不小心贏了她,沒有李寶瓶幫忙壓陣,我都怕下不了落魄山?!?/p>
鄭大風笑道:“還有你怕的人?”
李槐點頭道:“怕啊,怕齊先生,怕寶瓶,怕裴錢,那么多書院夫子先生,我都怕?!?/p>
鄭大風打趣道:“陳平安怕不怕?”
李槐認真想了想,道:“有他在,才不怕吧?!?/p>
福祿街,有遠游北俱蘆洲的讀書人李希圣,在大隋山崖書院求學的李寶瓶,遠走中土神洲的趙繇。
桃葉巷有龍泉劍宗嫡傳謝靈,去往大驪京城的魏家丫鬟桃芽,還有安心修道、治學兩不誤的林守一。
泥瓶巷有去了劍氣長城的陳平安,在書簡湖掀起驚濤駭浪又開始蟄伏的顧璨,成為大驪藩王的宋集薪,婢女稚圭。
杏花巷有個被譽為一洲年輕天才領袖的馬苦玄。
李柳李槐這對姐弟。
經(jīng)商的董水井。
楊家鋪子,也有蘇店,石靈山。
小鎮(zhèn)運道最好的,往往根骨重,比如李槐,顧璨。當年老槐樹落葉,數(shù)量最多的,其實是顧璨,神不知鬼不覺,當年那個小鼻涕蟲,就裝了一大兜。等到回泥瓶巷,被陳平安提醒,才發(fā)現(xiàn)兜里那么多槐葉。
命最硬的,大概還是陳平安。
但是這一切,昔年驪珠洞天大街小巷的孩子和少年們,一轉眼便過去了將近十五年時間,能夠人人各有際遇、機緣和成就,并不是順風順水的。
不知不覺十五年,小鎮(zhèn)很多的孩子,都已經(jīng)弱冠之齡,而當年的那撥少年郎,更要三十而立了。
立在明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