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懼我如何知曉你那些見不得光的勾當(dāng),事到如今,話到此處,仍是不想自己到底知不知道,你到底知道個什么?”
那個年輕人突然變坐姿為跪地不起,祈求老僧救他出苦海。
老僧說道:“求人不如求己?!?/p>
“世間錢財,從無凈穢之別,只是這人心,總有黑白之分?!?/p>
那年輕人只是跪地磕頭,哀求不已。
老僧怒道:“只覺得天底下沒有什么是非,只有立場?且看你倨傲精明自得竊喜能幾年!只管享你福去!”
下一人。
亦是遠(yuǎn)游至此的外鄉(xiāng)人,瞧著面容約莫而立之年,器宇軒昂,他微笑道:“和尚,你這雞湯……味道太怪了些?!?/p>
老僧笑道,“施主直言不好喝就是了。因為大多時候,只會讓惱者更惱,苦者更苦。”
那人放下一粒銀子,“我相信法師是真有佛法的,只是好些他人煩惱,既然都不大,為何不傳授以小術(shù),立竿見影,豈不是弘揚佛法更多?”
老僧搖頭道:“急癥用藥,有那么多藥鋪郎中,要我做什么,若是平日里無事,多吃飯就可以了?!?/p>
那人覺得意猶未盡,遠(yuǎn)遠(yuǎn)不夠解惑。
老僧已經(jīng)笑道:“凡夫俗子的小煩惱,有多小?你覺得我心中佛法,又有多大?當(dāng)真能夠立竿見影?我都不用去談煩惱佛法如何,只說施主你能夠從萬里之遙的地方,走到這里坐下,然后與我說這句言語,你經(jīng)歷了多少的悲歡離合?施主心中尚未新起一個小煩惱,可此事看遠(yuǎn)些,就不算小了吧?”
那人啞然失笑,不以為然,搖頭道,“我此生所見所聞,所學(xué)所悟,所思所想,可不是就為了今天與法師,打這個機鋒的?!?/p>
老僧揮揮手,“那就去別處?!?/p>
一天之內(nèi),院子里邊人滿為患,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今天最后一人,竟是那位京城小道觀,白云觀的中年觀主。
倒數(shù)第二人,是一頭幻化人形的精魅。
老僧曉得,中年觀主當(dāng)然也曉得。
老僧方才與那精魅說了三句話。
“既有人心,便是人了。”
“天地大嗎?不過是一個我,一個他。”
“天下事多嗎?不過是一個實物得失,一個心中感受。”
中年道人脫靴之前,沒有打那道門稽首,竟是雙手合十行佛家禮。
老僧笑道:“觀主無需給那一兩銀子,我眼中,只看那有情眾生心中的那一點佛光,看不見其他了,沒什么精怪鬼魅?!?/p>
中年道人會心一笑,輕輕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