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相當于半條命的“真名”一事,聽小米粒說,是那只大白鵝的“旨意”,云子不敢不從。
好在賜名之外,那個崔東山還賜下一件適宜蛟龍之屬修煉的仙家重寶。
作為修行不易的山精-水怪之屬,云子之所以破境如此之快,與本身資質(zhì)有關系,卻不大,還是得歸功于陳靈均贈送的蛇膽石。
至于黃湖山那條深藏不露的大蟒,早已是金丹境瓶頸,只是大蟒自己始終不愿走江。
大山君魏檗為劉十六泄露過天機,它原本有望與某條“小泥鰍”,爭一爭五行之水的大道機緣,遺憾落敗,最終未能離開驪珠洞天。
那大蟒的修行資質(zhì)自然不差。早已經(jīng)能夠幻化人形。但是極少露面,偶爾現(xiàn)世,都以真身露面,喜好蟄伏在大湖水底,默默開辟一座水族洞府。
曾經(jīng)用金精銅錢買下山頭的黃湖山舊主,因為大蟒從未以人身上岸,所以只知道自家湖底盤踞著一條湖澤水怪,但是既不清楚它的境界高低,更不清楚這么一樁涉及驪珠洞天氣運流轉(zhuǎn)的天大道緣,不然絕不會將黃湖山半賣半送給落魄山。
大蟒如今化名黃衫女,本命真名,一樣是崔東山贈予,在譜牒上為“佛松”。她只會偶然離水上岸,現(xiàn)身見一見那個周米粒。
周米粒還是不敢獨自下山,就靠著一袋袋瓜子與魏山君做買賣,每隔一月就把她丟到黃湖山水邊。
黃衫女,有那碧瞳如水涵清秋,她上岸后,渾身上下,彌漫著一股若隱若現(xiàn)的天然蒼茫水云氣。
湖水之畔有一老松,亦是暗藏玄奇,氣象內(nèi)斂,暫未引發(fā)山水異動。
好一個伏蟒千年無動意,老松何日不參禪。
與天生氣勢凌人的云子,截然不同,真身為蟒的黃衫女卻喜靜不喜動。后者巢穴地界名為青泥坡,位于灰蒙山,大有“霧毒飛鳶墮,風腥巨蟒過”的意思。
白衣少年曾經(jīng)帶著那條騎龍巷左護法,一起游歷黃湖山,臨水之時,笑著說文豪曾有詩篇《說劍》,“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
聽得湖底大蟒潛藏水底,真身頭顱低垂貼泥,至于白衣少年身后的那條土狗,更是瑟瑟發(fā)抖,趴地不起。
藩屬黃庭國在內(nèi),以及紅燭鎮(zhèn)、棋墩山在內(nèi)的舊神水國,歷史上都曾是古蜀地界,相傳蛟鼉窟連綿不絕,惹來劍仙出沒云水間,劍光直下,斬殺蛟龍。
只不過劉十六沒打算去見那云子和黃衫女,不打攪他們的修行,準確說來是不擾亂他們的道心。
畢竟天下水裔,見著了他劉十六,其實都不是什么好事。
唯獨那個每天扛著金扁擔和綠竹杖、早晚巡山不嫌累的小米粒,哪怕每天與劉十六相處,竟是半點事兒都沒有的。
一來是這“啞巴湖大水怪”境界太低,再者周米粒道心清淺澄澈,反而無事。
此外還有些落魄山祖師堂人物,也都不在山上。
劉十六熟悉了落魄山之后,才發(fā)現(xiàn)好像從年輕山主到學生弟子,再到祖師堂嫡傳,以及供奉,好像多在遠游。
風氣很怪。
尋常山頭,不會如此。
武夫,劍修,儒生,道門練氣士,各色山澤精怪,女鬼。
還要加上那位根腳特殊的長命道友。
卻相處融洽。
也怪。
今天周米粒拉著大個子坐在山巔,陪她一起看那憨憨的岑姐姐練拳下山,身形越來越米粒小,讓小米粒高興得雙手擋在嘴邊,笑哈哈。
周米粒笑過之后,都沒裴錢提醒她要淑女些,就有些傷心,于是打算說些開心的話語,轉(zhuǎn)過頭,與劉十六輕聲問道:“半個山主師兄,咱們來猜謎語吧?我可是知道好大一籮筐的謎語,莫說是暖樹姐姐,就連裴錢都比不過我,她次次想不出答案,就只能著急得原地團團轉(zhuǎn)嘞?!?/p>
劉十六笑道:“你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