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劉羨陽一場場問劍在前,諸峰看客們,多少覺得很難再有更大的意外了。
在柳玉和庾檁離去后。
陳平安仰頭望向劍頂那邊,與那場祖師堂議事,善解人意地出聲提醒道:“一炷香過半了。”
言語之際。
劍頂上空,出現(xiàn)了一粒精粹至極的劍光。
連魏晉都抬頭望去,聚精會神,瞧著那粒劍光,好像覺得頗為意外。
只見最初那一粒芥子大小的劍光,瞬間拉伸出條條氣勢如虹的璀璨劍光,皆筆直一線,朝四面八方各自迅猛蔓延而走。
然后一道道劍光同時懸停止步,總計十條雪白直線,依稀可見,凝滯處,凝聚出甲、乙、丙……壬、癸,總計十個劍氣凝聚而成的蠅頭小楷,金光熠熠,璀璨奪目。
十個劍意濃郁的金色文字,開始緩緩旋轉,十條劍光長線,隨之轉動,在正陽山一線峰之上,投下一道道纖細陰影。
之后是
你試試看
(厚著臉皮,再說一下劍來8-14冊實體書的事情,京東、當當和文軒幾個地方,應該都能買到,可能還有簽名書,因為當時被出版社要求簽了足足兩千本的簽名書……)
這座劍修數(shù)量冠絕一洲的正陽山,不是號稱咱們寶瓶洲的小劍氣長城嗎?
正陽山新舊諸峰的年輕一輩劍修,都是如此誠心誠意認為的,正陽山之外的不少仙家門派,也是如此附和的。
其實對于那座遠在天邊的劍氣長城,以及那座更遠的飛升城,寶瓶洲譜牒仙師和山澤野修,都沒什么印象。
如果不是魏晉的那場游歷,以及之后殃及整個浩然天下的慘烈戰(zhàn)事,山上修士只會更少談及劍氣長城。
而正陽山一線峰的那座劍頂大陣,不是被譽為又一座仿白玉京,可以隨便斬殺仙人境練氣士嗎?
幾乎所有諸峰觀禮之人,先前都在仰頭遠眺那座匪夷所思的懸空劍陣,氣象萬千,動靜實在太大,由不得誰不去看那堪稱驚心動魄的壯觀一幕。
怎樣高的境界,多少的劍氣,如何的修心,才能造就出這座引來天地共鳴的恢弘劍陣?
什么時候我們寶瓶洲,在風雪廟魏晉之外,既有劉羨陽這樣飛劍玄妙、看誰誰倒地的劍仙,又有這樣一位劍術卓絕、出神入化的劍仙?
最終以至于只有寥寥無幾的幸運兒,才看到了山腳處的陳平安飄然落地,手握長劍,劍光乍現(xiàn),先是一條弧線,一閃而逝,然后是年輕劍仙斬斷山根,再輕敲劍柄,一劍挑起山一線峰,好似不費吹灰之力。
故而只看到劍陣砸地的人,個個只恨光陰長河無法倒流逆轉,不能瞧見山腳處那位青衫劍仙的真正問劍。
不是說好了,一炷香過后再與正陽山問劍?
這個落魄山山主,怎么說話不算數(shù)!
不愧是一位山巔劍仙。
在陳平安毫無征兆地問劍之前,尤其是劍陣未曾現(xiàn)世,大體上,看客們的更多注意力,還是在那些來自落魄山的各路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