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藥鋪楊老頭抹去了“散道”的所有痕跡,而且這場散道,極有分寸,不是那種一股腦兒丟給陳平安,而更像是在泥瓶巷少年的心田,種下了一粒種子,漸漸花開。
舊天庭的遠古神靈,并無后世眼中的男女之分。如果一定要給出個相對確切的定義,就是道祖提出的大道所化、陰陽之別。
大雨中,消瘦少年,在這條巷子里堵住了一個衣衫華麗的同齡人,掐住對方的脖子。
草鞋少年曾經(jīng)釣起一條小泥鰍,隨便轉(zhuǎn)贈給小鼻涕蟲,被后者養(yǎng)在水缸里。
當(dāng)然還有窯工漢子的埋藏胭脂盒在此。
宋集薪蹲在墻頭上看熱鬧,陳平安出聲救下了劉羨陽。
一起遠游大隋書院的途中,朝夕相處之后,李槐內(nèi)心深處,獨獨對陳平安最親近,最認可。
無數(shù)類似的“小事”,隱藏著極其隱晦、深遠的人心流轉(zhuǎn),神性轉(zhuǎn)化。
不單單是陳平安的默默獲得,也有陳平安自身神性的流失,這才是楊老頭那份手筆的厲害之處。
每一次肯定他人,陳平安就會失去一份神性,但是每一次自我否定后的某種肯定,就又能悄悄吃掉一部分積攢在身的神性。
況且李寶瓶的赤子之心,所有天馬行空的想法和念頭,某些程度上亦是一種“歸一”,馬苦玄的那種肆意妄為,何嘗不是一種純粹。李槐的洪福齊天,林守一近乎天生熟稔的“守一”之法,劉羨陽的天賦異稟,學(xué)什么都極快,擁有遠超常人的得心應(yīng)手之境地,宋集薪以龍氣作為修道之起始,稚圭有望脫胎換骨,在恢復(fù)真龍姿態(tài)之后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桃葉巷謝靈的“接納、吞食、消化”道法一脈作為登天之路,火神阮秀和水神李柳的以至高神性俯瞰人間、不斷聚攏稀碎人性……
小鎮(zhèn)所有年輕一輩,各自互為障眼法。
這一場無聲無息的天道爭渡,原本人人都有希望成為那個一。
老夫子抬起胳膊,在自己頭上虛手一握。
頭頂三尺有神明。
遠古神靈造就人族,掬水為本,所掬之水,來自光陰長河,此后才是撮土為形,人類隨之有了最粗糙的形神。
先前道祖與陳靈均閑聊,隨便提及了山水相依一事。說來說去,其實說的就是人之大道根本。浩然山河是如此,人更是。
所以崔東山曾經(jīng)說過,三教祖師,唯獨在大道親水一事上,和和氣氣,從無爭吵。
火煉為術(shù),煉化之物,正是神靈饋贈給人族的一部分粹然神性,此為火煉金之道。
所以大地之上,既先天擁有神性、又同時欠缺完整神性的人類,才會有七情六欲,有種種復(fù)雜心性。
修道之士所謂的塑造“金枝玉葉”,即是以天地靈氣為枝葉,此為木。
這就是最早的天地五行。
而適宜有靈眾人修行證道的天地靈氣,到底從何而來?就是眾多神靈尸骸消散后未曾徹底融入光陰長河的天道余韻。
這就決定了為何人族才是世間得天獨厚的萬靈之首,為何妖族想要修行登高,就一定要拋棄先天體魄堅韌的優(yōu)勢,必須煉出個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