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小陌心靈手巧,在云路之上,著手編織一雙躡云步虛履,雪白色澤,一看就品秩不低。
云海之上,如履平地,陳平安隨口問道:“小陌,你覺得魏晉大致什么時候可以躋身飛升境?!?/p>
小陌想了想,“魏大劍仙的資質(zhì),還是相當(dāng)不錯的,又得了那樁機緣,如果不打架,不在生死場中砥礪道心,不與劍術(shù)更高者拼死問劍幾場,我估計得有個四五百年的水磨光陰,才能瞧見那個地仙瓶頸……”
說到這里,小陌趕緊改口道:“今時不同往日,得稱之為仙人境了。”
陳平安問道:“遠古時代的地仙,真的一個個都這么強大嗎?”
小陌笑道:“其實不算太強,但是肯定不弱,就是地仙登天成神,極為不易,僅是憎命達,沒錢好啊,以后妙筆生花,順便當(dāng)個大官,將來我再來京城這邊,也有個官場靠山?!?/p>
荀趣啞然。
不像科舉同年的好友曹晴朗,荀趣雖然是二甲進士出身,不過名次很低,所以官場起步就低,不然也不會被丟到鴻臚寺這個六部之外的小九卿衙門。
荀趣還真不覺得自己能當(dāng)什么大官。而且即便官帽子再大,在陳先生這邊,管用?
荀趣再次猶豫許久,“我的師父,說他很早就認識陳先生了?!?/p>
陳平安笑道:“能不能問問是哪位高人?”
荀趣說道:“師父是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p>
陳平安立即恍然,原來如此。
大驪官場的眾多郎官里邊,以三個位置最為權(quán)重,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選司,與禮部祠祭清吏司,雖說只是正五品的官身,但是權(quán)柄極大,尤其是荀趣的傳道人,這位禮部祠祭清吏司的郎中大人,還管著大驪所有山水神靈的功過考評,所以在山上有那“小天官”的美譽。
這位在這個官位上趴窩多年的老郎中,好像與沖澹江水神李錦是故交。
最近一次露面,是親臨紅燭鎮(zhèn),找那個惹出麻煩的玉液江水神娘娘的麻煩。
只是這種官員,類似家鄉(xiāng)的那個督造官曹耕心,落魄山都不適合主動結(jié)交。
在陳平安看來,一個人所謂的“明事理”,不過就是個“知而止”。
既在于知道什么,又在于不做什么。
荀趣陪著到了陳平安走到一處小巷附近的客棧門口。
荀趣一路行來,都是在回想鴻臚寺卿的那番言語,以及問了兩次同樣的問題。
國師崔瀺,對關(guān)老爺子的吏部,還有禮部,好像一直都不太上心。至于鴻臚寺這樣的冷清衙門,就更不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