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笑問道:“是太后的意思?”
宋和搖頭道:“是我自己的想法。”
宋和也不覺得自己開口請求,對方就會馬上答應擔任大驪國師。
三撥人,三張喜宴酒桌,都不相鄰。
皇帝陛下跟陳平安單獨一桌,自然是要談正事,雙方此刻都已落座。
一個山下君王,一個山上宗主,是同齡人。
兩人既不相對而坐,也不各自面朝酒桌上的殘羹冷炙。
皇后余勉站在另外一張酒桌旁邊。
此次出宮,皇帝宋和自然是微服出巡,除了皇后余勉,身邊就只帶了三位扈從,一位富家翁裝束的司禮監(jiān)老宦官,和一位在大驪朝野不太拋頭露面的宋氏供奉,是宋氏皇陵的守陵人。最后一位扈從,這會兒留在了邊家大門外的街道上,負責看守那輛馬車。
余勉貴為大驪皇后,加上大驪宋氏近百年來,有國師崔瀺在,從不擔心什么后宮、貴戚、宦官干政,所以余勉也算見過少山上的得道之人了,風流倜儻如北岳山君魏檗,風雪廟那位貌若稚童的仙師,云林姜氏老家主的豐采長髯,望若神仙。
此外,還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例外,讓余勉更加印象深刻,比如龍泉劍宗的圣人阮邛,這位大驪王朝的首席供奉,不能說是不修邊幅,但是木訥寡言,每次入宮覲見皇帝,阮師傅都沒什么話,幾乎都是皇帝在問話,阮師傅每次回答得也極為“言簡意賅”了,就像……著急回山中打鐵鑄劍。還有像個村夫老農的西岳山君佟文暢,粗布麻衣,一年到頭還喜歡赤腳,不說跟魏檗站在一起,就算跟中岳山君晉青并肩而立,說實話,她余勉再不以貌取人,也會由衷覺得那位佟山君,確實有幾分寒酸了。
佟山君坐那兒的時候,余勉都要擔心對方什么時候就會摳腳。
至于眼前這位落魄山的年輕劍仙,當然也會讓余勉記憶鮮明。
余勉是個極心細的女子,她方才一眼就發(fā)現了那雙針線細密的布鞋。
最后一桌,當然就是雙方子女剛剛喜結連理的兩家姻親了。雙方都是大驪京城的官宦人家,官當得都不大,不過都是科甲正途的清流出身,但是如今有資格參與早朝的,其實就只有一個,邊文茂。
人人屏氣凝神,沒誰敢竊竊私語。
一雙大婚新人,激動得臉色漲紅,做夢一般。
林守一作為唯一的外人,坐在同窗石嘉春身邊。
先前皇后余勉轉頭笑望向他們這邊,伸手虛按兩下,示意大家都坐下。
等到所有人坐下后,結果邊文茂發(fā)現皇后娘娘還在那邊站著,他就想要站起身,只是剛抬起屁股,就覺得更加不妥,只得默默坐回。
皇帝宋和開口道:“我一直有個疑惑,想要請教陳先生?!?/p>
陳平安說道:“問就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