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位已經(jīng)站在人間之巔的止境武夫。
陳平安伸出一手,笑道:“曹蔭,曹鴦,都坐。”
一雙好似璧人的少年少女,先后落座。
陳平安坐下后,問道:“在山中還住得習慣?”
曹蔭少年老成,性情沉穩(wěn),一板一眼答道:“回山主話,住得慣,不能再好了?!?/p>
陳平安笑道:“在落魄山,你們不用太過拘謹,平時修行練拳之余,可以隨便走走看看?!?/p>
少女是學拳習武之人,面對這位止境武夫,其實要比曹蔭,更加心懷敬畏。
奉若神明。
故而今天她與陳平安見面,就像與一位在世神明恭謹敬香。
先前聽說要來見這位山主,曹鴦其實整個人都懵了,腦子一團漿糊。
要不是從后山來竹樓崖畔這邊,還有一大段山路要走,可以讓她趕緊平復心情,估計到了這邊就要問答失儀了。
陳平安沒有跟他們多聊什么,在他們離開后,猶豫了一下,還是讓掌律長命,將待在藕花福地的裴錢喊回落魄山,說自己在竹樓二樓等她。
走上樓梯,來到二樓廊道,陳平安坐在門口那邊,脫了布鞋,放在門外。
已經(jīng)察覺到了裴錢的異樣,之前落魄山觀禮正陽山,裴錢說了句,回了落魄山就破境,結(jié)果一拖再拖。
雖說距離那次,其實時日不久,但是陳平安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
身為純粹武夫,竟然在壓境。
一個九境武夫,已經(jīng)可以打破瓶頸卻故意壓制,一著不慎,是會有大隱患的。
誰借你的膽子?
我這個師父嗎?
陳平安走入屋內(nèi),空無一物,開始閉目養(yǎng)神。
昔年單獨游歷北俱蘆洲,莫名其妙被問拳一場,陳平安當時差點誤以為自己會死。
不分青紅皂白就與自己問拳之人,竟然是那個在在灑掃山莊更換姓名的老管家,吳逢甲,真名顧祐,大篆王朝人氏。
昔年北俱蘆洲三位本土止境武夫之一,曾以雙拳打散王朝藩屬十數(shù)國仙師,悉數(shù)被這位純粹武夫單槍匹馬,驅(qū)逐出境。
顧祐更是撼山拳的祖師爺。
當年自己接拳之時,撼山拳走樁遞拳,將近一百六十萬拳。
顧祐當時為了試探自己的深淺,出拳很重,道理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