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凝性笑了笑,望向陳平安,“好人兄,我還是信你更多,你不如與我說句準話,這位崔道友,當真有兩全其美之法?”
陳平安點頭說道:“有,但是依舊算不上什么一勞永逸的法子,不過保證木茂兄無需找那‘姚雅相’,便能憑空增加數(shù)百年道齡,想來問題不大,在這期間,如何與楊凝性相處,能否躋身玉璞境甚至是成為仙人,將來又能否找到那個打開死結的破解之法,就得看木茂兄自己的機緣與運道了。”
楊凝性好像吃了顆定心丸,撫掌贊嘆道:“果然還是好人兄買賣公道,童叟無欺?!?/p>
別的不說,這位好人兄,防人之心極多,主動害人之心絕無。這不是好人是什么。
眼前這個擁有楊凝性一魂兩魄的木茂兄,之所以會來五彩天下這邊歷練,其實是楊凝性出人意料,選擇了一條更加高遠的大道。
尋寶撿漏什么的,修行破境之類的,都是障眼法,要與青神王朝的首輔姚清搭上關系,等到重新開門,就去往青冥天下,拜會那位道法通玄的“雅相”姚清,才是真正稱得上“大道前程”的追求。
此事既是真身楊凝性的一道旨意,作為三尸之一的“木茂兄”,違抗不得,何況此舉也是黑衣書生的一種自救。
因為一旦謀劃落空,楊凝性就只能退回去一步,收回、煉化、融合身為三尸之一的“楊木茂”,重新歸一為完整的楊凝性。
一旦黑衣書生與姚清談不攏,無功而返,楊凝性自有手段,使得人間再無木茂兄。
陳平安突然問道:“真正的楊凝性,是不是早已通過桐葉洲進入五彩天下,又秘密去往青冥天下了?”
黑衣書生神色黯然,抬起酒碗喝了一大口,用手背擦拭嘴角,眼神晦暗不明,凝視著桌上碗中酒水的那點清淺漣漪,“顯而易見,我唯一的退路,早就被那家伙堵死了。以楊凝性的心性,豈會放任我不管,由著我這個他最瞧不上眼的壞胚子,投靠白玉京。不出意料的話,他已經身在白玉京五城十二樓的某個地方,開始修習道法了?!?/p>
他抬起頭灑然一笑,手掌托起白碗,輕輕晃動,“酒水再好喝,也只在一碗中。不過沒什么可惋惜的,終究是好酒?!?/p>
崔東山唉聲嘆氣道:“姚清可行,楊凝性卻未必可行。論資質,論根骨,論福緣,北俱蘆洲的小天君,比起姚清的得天獨厚,還是要遜色不少。當然木茂兄要是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我也攔不住?!?/p>
道門斬三尸的證道手段,既玄妙又兇險,不是誰都能做成的,歷史上不少走上這條道路的道門高真,都功虧一簣,后患重重。
即便成功,對于道人自身而言,當然是裨益極大,可對于那三尸而言,往往就是一種身死道消,下場形同被大煉之本命物,重歸魂魄,人生一世,短如草木之秋。
但是道家歷史上,也有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例外,例如青冥天下,在那個涌現(xiàn)出一大撥“五陵少年”的青神王朝,首輔姚清,道號“守陵”,這位經常受邀去白玉京玉皇城講課傳道的道門高真,便做成了一樁壯舉,姚清不單單是斬卻三尸而已,且憑空多出了三位“尸解仙”,皆登仙籍,一人三法身,共同修行,大道戚戚相關,又能井水不犯河水,姚清在陰神和陽神身外身之外,等于額外多出了一仙人兩玉璞的“大道之友”,從三尸中脫胎而來的三位修道之士,與鬼仙相似卻不相同。
而作為“本尊”的姚清自己,更是一位飛升境巔峰修士。
陳平安問道:“你那兄長楊凝真,是打算在五彩天下躋身山巔境,然后去找白藕,希望讓她幫忙喂拳?”
楊凝性搖頭笑道:“這就不清楚了,我那兄長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讓外人難以揣測?!?/p>
青神王朝的國師白藕,是一位女子純粹武夫,腰別一支手戟“鐵室”,她是青冥天下的武道第三人,毋庸置疑的止境神到一層。
楊凝性好像終于下定決心,“這筆買賣做了!即便還有幾分藕斷絲連,總好過牽線傀儡。如此一來,我也自由他也輕松,楊凝性在那白玉京更能心無旁騖修行大道,于我楊木茂于他楊凝性,長遠來看,終究都是好事?!?/p>
小陌一直待在店鋪里邊,仔細翻看墻上那些無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