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炷香功夫,兩人就勾肩搭背離開鋪子,返回酒桌,一個要給對方倒酒,一個說我來我來,相親相愛得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楊木茂約莫喝過了一壇酒,剛好微醺,起身告辭離去,就此北游,既然不用找那雅相姚清,就安心在北邊落腳了。
陳平安帶頭走街串巷,將楊木茂送到北邊的城外,崔東山和小陌尾隨其后,因為是徒步,一路上都是二掌柜的熟人,招呼不斷,期間陳平安都會停步聊幾句。
楊木茂打了個道門稽首,“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好人兄可以停步了。”
陳平安停下腳步,抱拳相送,笑道:“萬千珍重?!?/p>
從頭到尾,楊木茂都沒有詢問那個小陌的身份,只是臨了,單獨為小陌打了個稽首,鄭重其事道:“大恩不言謝,晚輩定然銘記在心,山高水長,總有機會報答小陌先生?!?/p>
陳平安代為解釋道:“木茂兄的話外意思,是有些大腿,抱一次怎么夠?”
楊木茂也是個混不吝的,并不否認(rèn)此事,爽朗笑道:“最知我者,好人兄是也?!?/p>
小陌微笑道:“楊道友既然是我家公子的朋友,那就是小陌的朋友了。將來若是有幸再會,不管是身在何地,楊道友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有話直說,無需客氣。”
這個黑衣書生的心弦,頗有意思,與自家公子久別重逢,還真有幾分相當(dāng)心誠的親近之意,只是此人故意嘴上不說。
而自家公子對此人,好像一樣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刮目相看。
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惺惺相惜?遙想當(dāng)年,整座天下,能夠讓小陌有此感受的人間道友,屈指可數(shù),落寶灘畔的那位碧霄洞洞主,算一個。
一切言語反而是累贅,只需相視而笑,便是莫逆于心。
楊木茂怔怔看著那個黃帽青鞋的“青年”劍修,忍不住問道:“敢問前輩境界?”
小陌坦誠以待,“不是十四境?!?/p>
十四境之外,自己境界如何,就得看被問劍之人的境界了。
崔東山樂不可支。
楊木茂心里大致有數(shù)了,最少是個仙人境劍修,極有可能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飛升境劍修,難道是那位老大劍仙留給末代隱官的護道人?是那劍氣長城多年不曾露面的刑官?還是更為隱蔽的祭官?算了,想這些作甚,楊木茂收斂思緒,感慨道:“這一遭,沒白走,先是他鄉(xiāng)遇故知,又認(rèn)識兩位新朋友,直教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p>
陳平安以心聲道:“那種‘我不是我’的滋味,并不好受。所以今天我的出手相助,你其實不用多想?!?/p>
楊木茂小心翼翼問道:“好人兄到底是提醒我‘不用多想’,還是‘不可不想’?”
陳平安雙手籠袖,微笑道:“那就當(dāng)是我一語雙關(guān)?”
楊木茂猶豫了一下,問道:“我那件百睛饕餮法袍,不知如今是誰穿戴在身?”
那件法袍品秩不高,但是暗藏玄機,煉制得當(dāng),可以一路提升品秩,曾是大源王朝崇玄署寶庫里邊的一件重寶,不然當(dāng)年楊凝性也不會選擇穿著這件法袍外出游歷骸骨灘。
陳平安伸手探出袖子,拍了拍木茂兄的肩膀,“又沒喝高,少說幾句醉話,小心御風(fēng)途中崴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