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在歲除宮內(nèi),吳霜降更是出了名的說一不二。
屋內(nèi),除了守歲人白落,還有掌籍兼文學的道官,高平。
此外猶有三人。一個只是瞧著與高平差不多歲數(shù)的道官,弱冠之年的面容,極有英氣,他化名桓景,道號“無恙”。
還有一個私底下有個“大話秀才”綽號的老人,化名常幼,見著了那位跨過門檻的歲除宮宮主,也毫無畏縮神色。
最后一位是魂魄不全的鬼仙,姓楊,卻早已脫離了師門和家族,在歲除宮閉關(guān)多年,這是他
青萍峰上
一年立春日。
有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
既是四時之始,又是一歲之首。
等到陳平安從穗山之巔的節(jié)氣院,返回桐葉洲鎮(zhèn)妖樓,已經(jīng)不見至圣先師和純陽道人的身影。
只剩下黃帽青鞋綠竹杖的小陌,陪著一身碧綠法袍的青同站在頂樓廊道中。
陳平安將那把夜游重新背在身后,準備打道回府了,這趟出門遠游,從帶著小陌一起離開仙都山,進入鎮(zhèn)妖樓,步入鄒子暗中授意、青同親手布局的十二座幻象天地,再到那場夢中神游數(shù)十處山水神廟,在那夢粱國境內(nèi)的汾河神祠,又見陸沉,之后一起聯(lián)袂登上黃粱派婁山……相較于自己以前的所有遠游,按照真實尺度的光陰流逝,其實耗時不久,可如果算上十二幅畫卷中的山水路程,再加上心路歷程的話,真可謂恍若隔世。
青同見到了那個風塵仆仆的年輕隱官,欲言又止,他當然是想要參加仙都山那邊的下宗慶典,只是一時間難以啟齒,其實青同已經(jīng)打定主意,必須抱上仙都山的大腿,今夜絕不能讓陳平安就這么跑了。
一個能夠時隔數(shù)千年、替禮圣敲響迎春鼓的讀書人,在青同看來,是不是文圣一脈的關(guān)門弟子,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
青同甚至猜測,是不是只要陳平安自己愿意,肯在這個方向上努力前行,未來擔任文廟副教主,就算已是此人囊中物了?
陳平安看著幾次想要開口又止住話頭的青同,笑問道:“青同前輩,是有話要說?”
青同笑容尷尬,有點死心了。
對方都不直呼其名了,甚至都不是什么青同道友了,呵呵,青同前輩,看似熱絡,實則生分吶。
明擺著是要過河拆橋,要與自己和鎮(zhèn)妖樓劃清界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