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山?失魂落魄之落魄?難道浩然天下的仙府,取名都如此隨意嗎?
“當年那場十人之爭,最終勝出的登上城頭之人,各有機緣造化。磨刀人劉宗在內(nèi),有人選擇離開福地,也有人選擇留下,換取一份仙家機緣,比如南苑國國師種夫子,他就得到了一幅五岳真形圖,你們俞祖師對此物就極為上心,將其視為勢在必得,只是種秋行事小心,又有陸臺從中作梗,在棋盤上無理手迭出,這幅仙圖才未能成為你們湖山派的鎮(zhèn)山之寶。”
高君聽到這里,神色尷尬。
“五岳圖煉化后與天地融合,故而福地最新五岳,不在四國君主封禪范疇之內(nèi),后來種種天地異象,靈氣節(jié)節(jié)攀高,就是福地品秩提升的外在顯化,一座福地,各地應運而生的機緣,多如雨后春筍。作為練氣士立身之本的天地靈氣之外,武運亦是暴漲,所以如今的天下武夫,從煉體三境步入煉氣三境,體魄堅韌程度也有了某種潛在變化,如魚在水,昔年在池塘淺水,更換為大湖,純粹武夫習武練拳,就是一場類似鯉魚躍龍門的追本溯源。”
說到這里,陳平安伸手指了指湖泊,再指向溪澗,“逆流而上,武運漸漸濃郁如這條溪澗,水中撞石激蕩有聲響,淬煉體魄的功效,愈發(fā)明顯。俗子極少能夠察覺,天地造化只在不言中?!?/p>
高君問了一個最為關(guān)鍵的問題,“陳劍仙此次重返福地,是想要招徠我,讓我更換門庭和師門譜牒,加入你們……落魄山?”
陳平安直言不諱道:“如果高掌門愿意擔任記名供奉或是客卿,擔任是最好,只不過強扭的瓜不甜,高掌門未必愿意寄人籬下,況且以高掌門如今的雙重身份,可能并不合適加入我們落魄山譜牒,我這次前來福地,其實是有個好與壞都得走一步看一步的初步設(shè)想,不過得先與高掌門聊過一場,才能決定實施與否,如果決定方向的第一步就走錯了,后果不堪設(shè)想,做多錯多,對落魄山和蓮藕福地,都不是什么好事?!?/p>
俞真意能夠在一座中等品秩的藕花福地,躋身元嬰境,就此飛升離開這方天地,可這并不意味著在蓮藕福地躋身上等品秩后,更具天時的高君就一定能夠尾隨其后,按照紙面上的推算,可以順勢上一個臺階,打破天道瓶頸,躋身玉璞。
究其根本,還是雙方的修道資質(zhì),有不小的差距。
高君只是得了先手,再被此方天道所青睞。不過上山修道,先天資質(zhì)、根骨之外,命好與否,機緣深淺如何,同樣至關(guān)重要。
所以對于高君將來能否成為蓮藕福地歷史上的首位玉璞境修士,只能說是五五之間。
最少陳平安經(jīng)過這次見面,對性情散淡、幾無戾氣的高君,還是比較看好的。唯一的問題,就在于高君暫時沒有某個心中認定必須達成的高遠志向,也可以說是某種異于常人、甚至是與整個人間修士都不一樣的野心,這可能就是高君與畫卷四人這些歷史上的天下第一人,最大差異所在。
只是這種想法,旁人拔苗助長不來,只能是高君自己在修道路上的機緣巧合,在疑與不疑間、在心念加減之間自然生發(fā)。
高君沉默許久,強行按下道心起伏,問道:“陳劍仙的落魄山,像我這樣的金丹修士有多少?”
“不算下宗的話,再撇開落魄山的記名客卿不談,就只有一位金丹地仙。”
陳平安笑道:“元嬰修士多些,上五境再多些,其中飛升境,記名和不記名的,落魄山暫時就有三位?!?/p>
如此坦誠,一下子讓本就不善言辭的高君愈發(fā)沉默。
一個寶瓶洲一座落魄山尚且如此,那么一座浩然天下,豈不是隨處可見飛升境?!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一向“出門走江湖先跌三境為敬”的山主,難得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一次,“高掌門別誤會,落魄山這樣的山頭,并不多見?!?/p>
高君苦笑,轉(zhuǎn)移話題,“不知陳劍仙那個所謂的設(shè)想是什么?”
陳平安說道:“我打算締結(jié)一份契約,除了高掌門和南苑國魏良,還有五岳神靈,幾尊江水正神,四國君主,再加上鐘倩,和幾位六境武夫。等于是修道之人,純粹武夫,山水正神,山下帝王,與我們落魄山,共同訂立一個相對比較松散粗略的契約,只說其中一件事,就是幫助各國建立欽天監(jiān),培養(yǎng)望氣士,用來約束山上修士和武學宗師的行為。初衷還是要與你們幾方勢力,說清楚我們落魄山的一些真實想法?!?/p>
高君心中狐疑不定,疑惑道:“陳劍仙,你們落魄山既有實力和信心,提升福地品秩至上等,生殺予奪,易如反掌。又何必多此一舉,自我約束?”
陳平安笑道:“高掌門作為福地暫時唯一金丹,對湖山派何嘗不是生殺予奪易如反掌,結(jié)果又如何?就不要半點規(guī)矩了嗎?單憑高君一己之私和個人想法,就能夠維持整個湖山派十六位練氣士和數(shù)百人的生死榮辱?”
高君頓時心中悚然,湖山派何時擁有十六位練氣士了?為何不是十四位?!
但是接下來一句話,更讓高君第一次感受到了這位陳劍仙的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