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寒門貴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進入仕途為官,難在一個財字,金銀財寶堆成一座鬼門關。
世家子當官,難在一個飽漢不知餓漢饑,怕就怕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既不懂,也無所謂民間疾苦。
走過這條陋巷,道路就寬闊了,昔年那株古槐猶在,下邊有長木作凳,還放有幾塊石墩子,供人夏天休歇納涼、冬日曬太陽,春天里,時有翠衣集結(jié)樹上,鳥雀羽毛與樹葉顏色相近,不易察覺,等到它們發(fā)出嘰嘰喳喳的聲音,樹下人才會抬頭一瞥,頑皮一點的孩子,就要取出彈弓了。顧璨是此道高手,耐心又好,經(jīng)常拎著一長串返回泥瓶巷,別家都是雞毛撣子、毽子,顧璨家卻是不一樣。
雖然衙署那邊張榜告示,但是今天來鐵鎖井挑水的人還是沒幾個,多是老人,見到了陳平安跟那個青衣小童,也神色拘謹,加上早年并不熟悉,就顯得很沒話說,更不敢輕易搭訕,此刻井邊兩個一直沒有搬出小鎮(zhèn)的當?shù)乩先耍陀幸獗茏?,讓那位飛黃騰達的陳山主先挑水,陳平安笑著用小鎮(zhèn)方言喊了聲,讓他們先打水,反正按照家鄉(xiāng)習俗,不是同姓論字排輩的親戚人家,只需要按照年齡喊就是了,比如老人們是花甲之年,比陳平安高出一個輩分,隨便喊叔伯即可,而陳靈均就得跟著用土話喊爺爺,若是陳平安喊爺爺,青衣小童就得喊對方一聲“太太”了,而小鎮(zhèn)這邊太太是不分男女都可以喊的,是太爺爺、太奶奶的意思。
在陳平安挑水離去后,兩個老人竊竊私語。
“這個陳平安得有四十歲了吧?”
“有了,看著像是才三十來歲的人?!?/p>
“前不久在州城那邊碰著陳德泉,說按照他們的陳氏族譜一路排下來,陳平安要低他三個輩份呢,見著他都要喊聲太太的?!?/p>
另外那個老人轉(zhuǎn)頭狠狠吐了口唾沫,用老話罵了句丟鼓貨色。
遠處陳靈均聽著,覺得好笑。這邊的小鎮(zhèn)土話,陳靈均不但聽得懂,說得還跟當?shù)厝藳]啥兩樣,丟鼓一說,意思與丟臉差不多。
小鎮(zhèn)土話最大的特點,是詞匯幾乎都是平聲調(diào),少有升降。雖說外邊像那黃庭國,也經(jīng)常是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但如小鎮(zhèn)這般的土人鄉(xiāng)音,確實不多見。
陳平安倒是從不介意那些老輩們的閑天。
只是沒來由想起昔年藕花福地,他經(jīng)常讓蹭吃蹭喝的裴錢出門去打水,估計每次好吃懶做的小黑炭,就最多打半桶水,可能都沒有,再拎著水桶一路晃啊晃,回到曹晴朗宅子,木桶里邊的井水早就見底了,進了宅子,裴錢雙手抬水桶的時候,遮遮掩掩,總會側(cè)過身,剛好不讓陳平安看見水桶里邊的水位,她還要假裝十分沉重,搖搖晃晃到了灶房那邊,必然會先偷偷用水桶勺起水,再踮腳,盡量抬高水桶再倒入水缸,好讓水聲更大些,根本就是個無師自通的小戲精么。
回去路上,瞧見了一位小鎮(zhèn)古稀老人,正在往地上撒灰而走,隨著時間推移,二十年為一世,距離驪珠洞天落地再開門,與外界相通,如今過去都快三十年了,故而這種景象是越來越不常見了。陳靈均剛到小鎮(zhèn)的時候,是經(jīng)常能夠看到小鎮(zhèn)百姓忙碌這種事情的。
陳靈均就問道:“老爺,為啥咱們家里從不撒灰引龍?。俊?/p>
自從他來到落魄山這邊,老爺好像就從沒有什么引龍的做法,在二月二這天,就只是敲竹竿和吃面餅而已。
陳平安笑道:“我家小時候也是有的,后來我因為不曉得這里邊的規(guī)矩細節(jié),要配合許多老話才能引龍,我什么都不懂,怕亂來一通反而犯禁忌,所以想想就還是算了。”
往年每逢二月二,各家老人亦是忙碌,但是不能瞎忙,是有講究的,二月二天亮后,等到日頭高照時,光線掠過小鎮(zhèn)最東邊的柵欄門,小鎮(zhèn)就可以撒灰引龍了,可若是陰雨天,就只能耐心等著了,若只是陰蒙蒙而無雨,就挑選時辰,如果一整天都是下雨,就只能干瞪眼,對接下來一整年的年景都要憂心忡忡。
而引龍又有五種方式之多,每家每戶都有不同的路數(shù),大體上家丁興旺的,種類就多,香火不盛的窮門小戶,至多是兩種引龍。
像從鐵鎖井挑水回家一事,就是其中一種,小鎮(zhèn)百姓所有門戶都可以,挑水倒入自家水缸即可,是最為簡單的引龍法子,有點類似一篇文章的總綱,此外還有幾種更為講究儀式的引龍法子,多是家中熟稔習俗的老人親自操辦。比如以前揀選老槐樹,或是離家近的道旁大石,以灶灰圍繞一圈撒出灰線,再讓家里最小的孩子,男女不忌,手持紅線拴一枚銅錢放在圈內(nèi),若是家底厚的,就用紅繩綁住一粒金銀,孩子負責牽線拽錢回家,拖拽銅錢、金銀時,需要在圓圈拉開一個口子,如龍吐水,而水即財,等于是開辟了條財路引入家中,再將銅錢放入一只青瓷儲錢罐,再由一家之主,負責親手蓋住瓷罐,便是財入家門給留住了。有了財運,新的一年,自然全家吃喝不愁。
此外也有老人嘴上念念有詞,將草木灶灰撒在家門口成一橫線的,攔門辟災,或是在墻角撒出龍蛇狀,阻擋邪氣。又或者是在院內(nèi)和曬谷場,先堆放五谷雜糧成小山狀,再撒灰圍成一圈,如水環(huán)繞高山,保佑今天莊稼豐收,倉囤盈滿。還有些家里多田地的富裕門戶,就更講究了,有那送黃迎青的說法,得有兩人,一人腰別裝滿草灰的袋子,一路撒到小鎮(zhèn)外邊的龍須河邊,另外一人在用一袋子谷糠引龍回家,既有引田龍的意思,也有同時送走窮神迎財神的說法。
若是以往,老爺給出這個解釋,陳靈均也就聽過就算了,只是今天不一樣,他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真正原因。
老爺也沒說假話,年少時老爺既沒讀過書,也沒人愿意教他這些門道,確實是不懂引龍的規(guī)矩和忌諱,但是真正的緣由,還是因為那會兒的老爺,在家鄉(xiāng)小鎮(zhèn)這邊,可能他本身就是一個忌諱吧。
陳平安開口笑問道:“你有沒有琢磨出門道?”
陳靈均疑惑道:“啥?”
陳平安說道:“火燒草木成灰,起山,引水,系木,牽錢,這就涉及到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之所以每家每戶都有不同的引龍方式,是需要配合五行命理的,家里人多,就可以湊齊五種撒灰引龍,人少,就只能挑選兩三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