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黃說道:“我可能會學一學鐘宗師,留在山中習武練拳?!?/p>
烏江以掌心敲擊刀柄幾下,意氣風發(fā),“江湖兒郎,四海為家?!?/p>
羅敷媚則是最無所謂的,狐國早年就在清風城許氏手上,是個財源廣進的聚寶盆,只是后來才搬去了蓮藕福地,封了山,才冷清起來。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先當上狐國的掌律祖師,入了那位陳劍仙的法眼,再另謀出路,能夠在落魄山當差是最好,去青萍劍宗也是很不錯。
云海好似棉花朵朵,地上青山小如土垤,道路蜿蜒如絲線。
一條水面寬闊的大瀆,將寶瓶洲分出了南北。
巨大的渡船偶爾穿梭厚重的黑云,閃電交織,如有神靈在此大發(fā)雷霆,申飭渡船速速繞道。等到渡船驀然躍出云海,上邊是遮天蔽日的云海,暈染出層層金邊,下邊也是云海,雪白一片,船如行人緩步走在一條抄手游廊中。期間可見朵朵青色,戳破雪白,探出頭來,山色袖珍如盆景,想來是那些高出云海的諸國大岳峰頭吧,種種美景,諸如此類,不可名狀,目不暇接。
終于到了。
傳說中的落魄山。
早先都說歷史上派人到處訪仙的南苑國開國皇帝魏羨、行仗劍飛升之舉卻落個形銷骨立悲壯下場的隋右邊,他們都曾在此……名錄綠籍,位列仙班。
風鳶渡船在牛角渡靠岸,他們都下了船,等在這邊負責接引上山的,是個叫鄭大風的漢子,和一個名字奇怪叫溫仔細的小白臉。
他們自稱是跳魚山鶯語峰的教拳師傅,一個正式,一個暫時候補。
腰懸一枚劍符的溫仔細,從袖中摸出一張折紙符箓,隨手丟在空中,便化作一條船身篆文寶光流轉(zhuǎn)、船底騰起陣陣青色霧靄的仙家符舟,貼近渡口地面,符舟四周云霧裊裊,眾人登船,好似掌舵的溫仔細一揮袖子,如一整塊白玉雕琢而成的符舟驀然升空,風馳電掣起來,在空中拖拽出一條流螢。
符舟繞過灰蒙山,穿過落魄山和天都峰之間的一座云海,緩緩落在山門口的道路上。
溫仔細說到了,等到眾人都站起身,一雙雙靴子便穿過船底,輕輕觸及地面,青色霧靄瞬間消散,溫仔細掐訣,一艘符舟如獲敕令,重新變回一張折紙,寶光一閃,掠入法袍袖中。
若是以往,來此上山學拳之前,溫仔細很喜歡這類往額頭貼個“錢”或是“仙”字的勾當。
如今這份心思,便淡了。再看那些人間美艷的鶯鶯燕燕們,也不動心。
這等抖摟山人仙氣的耍寶行徑,反而讓溫仔細覺得極為無聊,若非鄭大風非要拉著他一起去牛角渡待客,說劍符不夠分、借的,總不能帶著一大幫子客人徒步走到落魄山門口吧,溫仔細想著如今還有個“候補”身份,總要略盡綿薄之力,才能繼續(xù)在跳魚山鶯語峰教拳、花影峰聽課聞道。
到了鶯語峰演武場那邊,他們才知道這邊學拳的不過八個少年少女,教拳師傅卻是不少,大師傅鄭大風,二師傅岑鴛機,候補教頭溫仔細,還有陳山主跟裴錢,老廚子,鐘倩,一個擔任落魄山編譜官的白發(fā)童子,偶爾也會來這邊指點幾手拳法,不過他們不常來就是了。
豈不是教拳的都快要比練拳的多了?
溫仔細明知道鄭大風在胡說八道,也不好當場拆穿。
袁黃他們還見到了挺起xiong膛拍著肚子、緩緩步入演武場的老鄉(xiāng),鐘倩,家鄉(xiāng)天下的武道第一人。一個據(jù)說在此山中練拳練到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個時辰的武癡?
烏江蹲在演武場邊緣,嘀咕道:“武學天才,這么不值錢的?”
在游歷途中,不是穿梭云海的渡船,便是滿眼稀奇古怪的仙家渡口,多是神仙人物,見多了,也不覺如何。倒是桐葉洲的頂尖武夫,宗師,沒見著幾個。結(jié)果一到跳魚山這邊,一見就是一窩,少年少女,個個天才,全是拳意在身、罡氣凝練的家伙。
孫琬琰跟羅敷媚去了花影峰,前者站在窗外聽一位道士剛好在說那符箓一道的學問。
后者對此不感興趣,自己閑逛起來,遇到了一個道號美徵的極美女子,結(jié)茅于溪澗邊上。
羅敷媚是不怯場的,便與她隨意攀談起來,兩位美人婀娜身影,鳥鳴人語皆在翠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