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前一后的求情,水到渠成,皇帝立馬借坡下驢頒布旨意。
只是,把皇太子流放四萬里,也忒狠了吧!這跟殺了他有什么區(qū)別?
讓眾人想不到的是,三日后,當被流放的太子黨登船前往北美時,皇帝又發(fā)了一道旨意:
征東都護府由東瀛東遷,新的大都護府位于北亞墨利加洲,原大東國國都,太子朱和陛為征東都護府大都護
到了此時,再傻的人也看出來了,皇帝是打算將北亞墨利加那片剛打下的版圖,封給太子了!
以后太子在海外那片土地上,就是國王,而所謂的太子黨,仍是“國王”的班底,完全憑他們自生自滅?
不過也有人不解,皇帝既然都給太子封國了,為何不廢黜他的太子之位,改封他一個王爵,立漢王為儲君,豈不順水推舟,兩全其美?
一個月后,答案來了。
禮部從宗人府那得到消息,太子朱和陛的長子滿月,即將從印度回京!
因為太上皇的喪事,太子妃李海岳(李定國之女)有喜的事情被壓了下來,但早就在宗人府備案了,流程也走過了,只是不知是男是女,沒有過于重視。
皇孫出生時,恰逢太子黨逼宮失敗,太子被圈禁高墻,一家子險些悲劇了。
原本太子謀逆,且無后,朱慈烺本打算易儲,立漢王為皇太子,但皇孫的出世,使他最終作罷。
據(jù)傳,這孩子不簡單,出生時也有異象產(chǎn)生
為此,年邁的李定國親自趕往印度照看外孫,唯恐孩子因太子一案受到牽連。
朱慈烺得知后,第一時間命人將皇孫帶回京師,他擔(dān)心孩子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長黑了
同時,他打算重新練小號,并給皇孫賜名朱怡錦!
不過,朱慈烺沒急著冊封其為皇太孫。
不說太子犯下如此大錯,此子尚幼,還看不出天賦。
這孩子若無過人之處,朱慈烺將毫不猶豫的廢太子朱和陛,改立漢王為太子,同時冊封漢王長子朱怡铓為皇太孫。
朱怡铓不僅是皇長孫,且年齡已有十歲,同樣是朱慈烺一手帶大,自幼聰睿。
簡單來說,往后傳位給誰,全看兩家后輩資質(zhì),但太子家有先天的嫡子優(yōu)勢。
未來之事,一切都是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