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巴黎政府要求本地區(qū)所有工廠停工一天,沒有排放了,霧霾自然也就沒有了。
這一天也是觀眾最多的一天,布歇爾機場足足涌入了十幾萬觀眾。
全球所有第三代戰(zhàn)斗機大亂斗的場面可不多見。
西方人沒有把蘇聯(lián)列入其中。
參賽戰(zhàn)機為陣風(fēng)、幻影-2000、f-16c、f-14b、f-15c、f-18、殲-10ce、jf-17e。
可見,這個對抗競賽就是東大、美國、法國三個國家在斗。
所謂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他們已經(jīng)沒有能力自己搞戰(zhàn)斗機了,決定引進美國佬的來用,買了f-16。
從參賽戰(zhàn)機也可以看出來,美國到底是頭號軍事強國,光是三代機的型號,就一口氣搞了4種,兩種空軍型號和兩種海軍艦載型號,都是輕重搭配的格局。
法國佬做出了精心的安排。
他們竟然安排jf-17e和f-16c為一個對抗組,把他們的幻影-2000放在和f-18對抗的那個小組。
f-16c是第三批次改進型,性能比a型有非常大的提升,其技術(shù)水準(zhǔn)比之基本型有非常大的提升。
最后,法國佬安排他們的陣風(fēng)對抗殲-10ce,其目的很明顯了,想要通過對抗競賽把殲-10ce比下去,踩著殲-10ce上位。
剩下的f-14和f-15對抗,美國海軍和美國空軍對抗,表演性質(zhì)多于對抗性質(zhì)。
在排序上,法國佬把陣風(fēng)對殲-10ce放在了最后壓軸出場,讓f-14和f-15先出場對抗暖場,然后f-16c和jf-17e廝殺。
對這樣的安排,李干沒有反對。
因為反對沒有用,攏共就三個國家,算票數(shù)都沒優(yōu)勢。
不過,實力不會因為排序問題而有所改變的。
按照對抗競賽規(guī)則,先一對一,然后二對二,每個小組都是如此。
上午9時正,一架f-14b和一架f-15c接連升空,他們在機場上空進行了一場觀賞性極強的對抗表演,最多的內(nèi)容是采取二戰(zhàn)時期航炮對射的形態(tài),相互追逐,相互搶占對方的后半球攻擊位置。
讓十幾萬觀眾大呼過癮。
幾次戰(zhàn)爭下來,美國人自覺丟臉丟大發(fā)了,尤其在空軍裝備這塊,他們搞出來的飛機,從來都是引領(lǐng)世界的,從來想不到竟然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被東大超越。
若是被蘇聯(lián)超越,他們的心理是平衡的,都是超級軍事強國,冷戰(zhàn)開始后,軍備競賽過程中,呈你追我趕的狀態(tài),一度被蘇聯(lián)超越,他們能接受。
可是被那個印象中落后得連好一點的小轎車都造不出來的東方大國超越,那是心理上的落差感,旁人是無法感受的。
在這種心理上,美軍必將會全力以赴,哪怕是觀賞性的對抗競賽,也全力搞精彩,讓世界知道,好飛機還得看美利堅。
不知道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美國佬的f-14b和f-15c對打,足足打了一個小時,比計劃時間超出了二十分鐘。
李干計算了一下時間,這一組還有一次二打二的對抗,如果還是拖時間,等到第四組,也就是殲-10ce和陣風(fēng)對決那一組,時間已經(jīng)是下午的一點左右了。
那個時候正是午餐時間。
法國佬這是耍了一點伎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