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從來不認為自己不如或者沒有機會追趕上他們的步伐,自己僅僅只是暫時的落后,只要給他一點點時間,100甚至50的排名……
可是他自信此刻卻被眼前的對手震撼到了,這甚至比昨天和自己對戰(zhàn)的那位西班牙年輕天才給他的震撼還要大,從哪些多嘴的媒體口中他知道眼前的這個家伙還不足18歲,除了橘子碗這一項頂級青年賽事,他僅僅在之前參加過4次亞洲和非洲的itf未來賽,根本談不上擁有職業(yè)比賽的對戰(zhàn)經驗。
甚至他知道這個貌不驚人的亞洲人僅僅只學習了一年網球,是個菜鳥,十足的菜鳥,所以他原本根本不認為自己會輸,輸給一個靠著某些“好運”的網球菜鳥。
可當對手在場上把他逼到絕境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被那些媒體的信息給騙了!他情愿相信這是共產(主)義暗中培養(yǎng)出來的網球超級機器,也不會相信這家伙會是只學了一年的網球的“初學者”。
能在球場中把自己逼迫到,后退一步就將跌入懸崖的窘境,這無疑只有那些頂尖高手才能做到的。
“或許他們只有一句話沒有騙我,這個家伙的確是個天才,徹徹底底的天才!”那一球給他帶來的沖擊最大的不是那來自于球的力量與旋轉,而是范舉擊球前那直盯著自己xiong口位置的“兇悍”眼神。
他接球后還能清晰的感覺到,那個留在自己xiong口位置被球直擊后的悶痛感,就好像球拍阻擋住了網球,卻阻擋不住那股來自對手勢如破竹的強勢力量,這在他的心靈上留下一個深刻的烙印。
再一次發(fā)球,克里斯托弗想要恢復自己的冷靜,可是場邊的掌聲猶如在大腦中按下了回播鍵,不停地在激蕩回響,這讓他難以靜下心在手中的網球上,匆忙的擊球讓他打出了這場比賽最離譜的發(fā)球,一擊不比范舉飛的低的發(fā)球……
范舉看著高高飛起,直接沖向看臺的發(fā)球,如果不是看到對手眼中無神的迷茫,他還會以為是克里斯托弗想要和自己比一下誰的球能飛的更高一些。
不過這個高飛球卻沒有像范舉的接發(fā)迎來滿場的掌聲,反而是看球的觀眾低頭暗中和同伴的竊竊私語的嘀咕聲,在滿場的球迷中蔓延開來。
聲音是種奇妙的東西,就算再小的聲音,當他在一個地點達到一個數(shù)量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其實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當整座球場都蔓延著對這球的輕聲討論后,就連裁判都忍不住要求觀眾安靜主動制止這無休無止的嗡嗡聲,停止這些可能影響選手下一個發(fā)球的非禮貌的舉動。
球場的聲音可以阻止,但是選手自己腦內的聲音呢?
克里斯托弗再次打出了一個非常低質量的二發(fā),范舉竟然沒有費力就用一個切削球打了回去。
小球切削球是需要時間做準備的一種擊球,高質量的切削都是要有充分的引拍才能完成。
可是范舉根本沒有打算這么做,但當他發(fā)現(xiàn)這個球早球比他的普通正手還要慢的時候,他下意識的放了一個主動的網前切削的小球回去。
這個球的質量并不高,范舉甚至已經做好了對手跑動救起后主動上網攔截的準備。
可是克里斯托弗好像早就把發(fā)球之后的事忘了一干二凈,眼睛盯著范舉的網前球,腳下卻只是下意識的向前小跨了兩步,就呆愣愣地停了下來。
在范舉驚訝的眼神中,克里斯托弗好像放棄了這一球一樣,竟然就這么回頭走向了選手休息區(qū),球還在場上跳動,但人卻已經好似離開了球場一樣。
“噓……噓……!”觀眾們并沒有對范舉的精彩接發(fā)切削報以熱烈的掌聲,他們忍不住噓起那位放棄接球的種子選手。
他們是要來看一場高質量的比賽對決的,而不是一個沒有成熟的毛頭小子,在受到打擊后就放棄努力的小脾氣。
克里斯托弗的舉動瞬間惹怒了本來還支持著自己的觀眾,甚至有些比利時來的支持著都不好意思的縮起了身子,相比起對手的堅韌,克里斯托弗表現(xiàn)的太幼稚也太年輕了,但比起更年輕的對手,他們找不到任何可以為自己同鄉(xiāng)辯駁的理由,也只能用年輕來解釋這一切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