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迪克想要破發(fā),那也要看范舉給不給機會,只要范舉的一發(fā)不出大紕漏,他和羅迪克一樣,對保發(fā)有著極大地信心。
不同于和費德勒的比賽,想贏就得孤注一擲,不過和羅迪克的比賽卻不同,范舉更平均地使用了倍速,他本場比賽預留給暴走的時間,恐怕會比人們想象的來的更少。
“暴走透支了太多的潛力,和費德勒比賽就看得出,一旦過分依賴暴走,其他時候就會變得毫無反抗能力,狀態(tài)來回起伏也會影響發(fā)球和回球狀態(tài)。”范舉比賽后再次分析了自己的能力,確定了自己的問題。
暴走能讓范舉一瞬間把頂尖選手,甚至世界第一的費德勒踩在腳下的能力,但這并非只有正面影響的。
如果面對弱手,范舉的暴走自然能獲得絕對的壓制,可是面對較弱的選手,范舉根本不用暴走,甚至以普通狀態(tài),配合一倍速,就足以拿下比賽。
而更高階的對手,暴走最大的作用,就是在相持階段,做到一擊必殺,而過分的使用,并沒有好處,反而在非暴走階段,會顯得有些被動。
羅迪克拿著球,慢慢地走回到場內,又來到了發(fā)球局,而比分已經來到了5:3,沒錯范舉已經拿到了自己第一破發(fā)勝盤點,羅迪克身上的壓力無疑變得更大了一些。
拿下發(fā)球局還不夠,還要完成逆轉的破發(fā),而且對手還是。今天表現的一點都不弱勢的范舉身上,你這怎么不叫羅迪克急迫呢?
范舉此時反而不著急起來,他并沒有放松警惕。而是更小心地應對著,行百里半九十,可不能毀在這最后的臨門一腳上。
第一盤下半段,范舉的發(fā)球狀態(tài)逐漸恢復,特別是破發(fā)后的那一局,更是靠著壓制性的一發(fā),順利地穩(wěn)定住了局勢。
從拍球的動作看。范舉察覺到了對手的急迫感,就好像督促著自己,一定要拿下一局。一定要再下一局破發(fā),一定要在要再次保發(fā),一定要拿下搶七,最好不用搶七。直接在對手的發(fā)球局直接破發(fā)。結束第一盤。
太多的要求和期望,不僅不會讓人放松下來,反而會更加緊張,馬已經跑的夠快了,再抽鞭子就該吐白沫了。
不過羅迪克是那種催促自己的瞬間,就能爆發(fā)出極大潛力的選手,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登上世界第一,擁有頂尖選手的實力。
內角發(fā)球!兇狠凌厲。范舉的拍框只有前段攔住了發(fā)球,球拍順勢被球上的沖擊力帶向了后方。
范舉想把球再拉回來。可問題是,球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觸擊點,就算打回來也已經于事無補了!
“又放了顆衛(wèi)星……”很少見,球在離開球拍后,直接朝著側前方飛去,看臺方向黑漆漆的,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球迷,被這顆球失去了方向的衛(wèi)星球直接砸中的危險。
在接羅迪克的發(fā)球,特別是這種力量特別大,換一個人都有可能變成ace的發(fā)球,總會出現一兩次這樣的意外。
球飛向看臺的幾率,遠比其他比賽中來的更多,一些風趣的美國解說,甚至都在轉播時“提醒”觀眾,坐在前排一定要記得買保險,以免被這些飛球砸傷了腦袋。
當然這只是個笑話,前幾排的求票可不便宜,能來看比賽的不說巨富,也是中產以上的富裕家庭,不過這足以體現球飛出場外的幾率有多大,而且不同于棒球比賽,這些飛出的球,可是不能帶回家留作紀念的。
觀眾們看到這種球,當然是興奮異常,歡呼聲比起普通得分也要來的更高昂一些,夾雜著一兩聲口哨,看球的氣氛比起歐洲賽場也狂野了一些。
想要趁熱打鐵的羅迪克,甚至都沒等比賽場完全安靜下來,訊速地作出發(fā)球的姿勢,想著再來一個發(fā)球直接得分的好戲。
發(fā)球選手往往是最難捉摸的,狀態(tài)好時,你根本不知道他們能連續(xù)打出多少個好球來。
可羅迪克今天真有這狀態(tài)么?
“out!”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都還未準備好的,發(fā)球哪怕只差了一點,可也同樣偏出了界外。
狀態(tài)一旦打斷,卻往往只會朝向更糟糕的方向而去,這一方向集合了壓力,更讓選手出現一些非常不必要的錯誤!
“out!”第二聲out,徹底把羅迪克剛才那球的好心情,打入谷底,雙誤,根本沒給他有發(fā)揮的機會。
“反擊一下?”范舉想了一下,覺得這時候,可以再加上一把火,其實他并不著急,可是能夠更快拿下第一盤,不要把風險留到自己的發(fā)球局,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倍速略提升了一些,范舉這回倒也不怕浪費,畢竟那個非暴走破發(fā)已經給他剩了不少,就算再打上兩盤倍速都夠用,既然決定了反擊就不能浪費。
羅迪克發(fā)球,這回可沒有出界,但卻直接被范舉正手攔了個正好。
彈起太高,依舊難以直接打出直線球來,但是回球角度卻非常小,幾乎要讓羅迪克來到接發(fā)球界內來回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