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能與你再次見面!”更衣室內范舉看到了亨曼。
很慢長的其實還算不錯,算得上精神,看到范舉點了點頭,不過并沒有太多的搭話。
感覺無趣,范舉也沒去打擾對方,畢竟待會兩人還要比賽,現(xiàn)在過多的交流難免會分散注意力。
這場比賽可是不同以往,吸引了眾多的關注,連范舉自己都沒有料到自己真就能走到這步。
原本他也只是對自己比較有信心打好比賽,然后賽程對自己的確很有利,可這一預測隨著比賽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強者被淘汰后,范舉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真有了奪冠的可能。
“五盤三勝制的決賽,對自己不太有利??!”范舉其實心中也不平靜,或者說整個大師系列賽對范舉最大的考驗,便是這五盤三勝制的決賽。
倍速的使用必須壓縮到極限,和亨曼的決賽狀況完全可以預料得到,這將會是一場極為快節(jié)奏并且戰(zhàn)斗速度極快的比賽,也就意味著整場比賽中,對范舉選擇機會的考驗,會變得異常嚴格。
范舉曾在草地上與蒂姆亨曼打過一場半決賽,但與這場決賽相比,那場尚未成熟的半決賽,現(xiàn)在看來只是一場不成熟的預熱賽事。
那一場比賽,范舉幾乎滿是缺點,對發(fā)球上網與其說是打法,更不如說是利用倍速的特性,在發(fā)球后向前沖。
如此的莽撞,被經驗豐富的對手輕易地壓制破解,不過那場比賽也讓范舉明白了什么叫發(fā)球上網,怎么用自己的技術。打出屬于自己的發(fā)球上網戰(zhàn)術。
同樣的兩名選手站在了場上,不過今天注定了不是一個人表演的舞臺,這里屬于發(fā)球上網,觀眾們也是為了看到一場精彩的網前大戰(zhàn)而來的。
“我們有多少年沒看到過這樣的比賽了?真是讓人感到激動!”看臺上觀眾雖然大多是法國人,可是今天的比賽。卻多出了不少英國與美國的觀眾。
他們激動的模樣,就好像選首席上座的并不是范舉和亨曼,而是幾年前在溫網賽場上的桑普拉斯與亨曼一般。
發(fā)球上網從來沒有從觀眾的心中消失過,那種在網前短兵相接,瞬間就發(fā)生變化的戰(zhàn)局,依舊能讓他們不由得捂住心臟。感受著網球帶來的驚喜與快感。
這場決賽并沒有任何一位世界排名頂尖的選手,但是整個賽場卻坐的滿滿當當,沒有一個空位,球場外還有更多舉著紙板,寫著求票字體的觀眾。
范舉還記得當年還是在橘子碗決賽看到過這樣的畫面。那只不過是幾千人的小球場,而現(xiàn)在卻是在巴黎的頂級室內球場,萬名觀眾的數(shù)量足以引起山呼海嘯般的掌聲。
“真是讓人興奮?。 狈杜e轉動著球拍,身體不由得有些顫抖,這不是害怕,而是因為太過興奮引發(fā)的反應。
努力地讓自己冷靜下來,這已經不是他的第一場比賽,太過興奮并不一定能發(fā)揮出最佳的狀態(tài)。反而是最冷靜的選手,卻越能看清賽場的變化,把握住最初的機會。
亨曼一臉的冷靜。他看著范舉,就如同范舉看著他,他比范舉更有經驗,也有更多大型比賽決賽的精力,他很清楚范舉此時肯定很興奮,當年他第一次進入決賽時何嘗不是如此?
可是正當他還在觀察范舉。卻發(fā)現(xiàn)范舉慢慢恢復了動作,目光已經從自己身上挪開。開始向球童要過球去,準備開始和自己的賽前熱身。
“真是有意思。難道這就是已經拿下過一次冠軍的不同之處?”想了想,卻又放了下來,亨曼也開始了自己的熱身。
球員屏息凝神,觀眾們則是在輕聲討論,更看好誰,誰有可能獲勝,或者各自分析著雙方的優(yōu)勢,這是一場令人難以冷靜下來的決賽,只要在這座賽場內,就會忍不住被周圍的氣氛所感染,投入并等待著這場即將開始的比賽。
當范舉和蒂姆亨曼脫掉外套,再次從選首席站起時,場邊響起一陣陣掌聲,當兩人站上發(fā)球線,賽場上瞬間安靜下來,身旁人的喘息聲都變得清晰可聞。
蒂姆亨曼的先發(fā)球局,依舊是原來的準備動作,沒有太大的彈跳動作,發(fā)球時并不會追求一味的發(fā)力。
發(fā)球時亨曼的動作還一板一眼,可當球從球拍中飛出,身體卻已經如同竄動的野兔,猛地一下便來到了網前。
范舉的反手向中間位置的接發(fā),被亨曼順著身體動作直接攔下,范舉勉強追到快速彈起的飛球,又是一個反手,但亨曼卻已經做好了逆向擊球的準備!
3個回合的快速對拍瞬間就在場上完成,你甚至還來不及感嘆雙方的動作,卻已經完成了一回合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