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的打法和你很像吧?”采訪后,納達爾私下問范舉。
范舉點了點頭后,又搖了搖“正手上他更快,我更追求力量和旋轉(zhuǎn)兼顧?!?/p>
看似很像但實際上依舊有區(qū)別,把技術推演到最高處后,誰強誰弱并不好說,每個場地的特點不同,高速的打法在紅土上會吃虧,但同樣地高轉(zhuǎn)速也會在硬地上效果不明顯。
范舉看似有些中庸,不過他還在摸索,是更快還是更轉(zhuǎn)?他現(xiàn)在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兩者兼顧的結(jié)果也有可能是兩頭落空。
很多人都提醒過范舉,而他自己也很清楚這個問題。
……
采訪的報道送到了雜志社,主編例行地對內(nèi)容進行評判,什么是重頭戲,什么是普通內(nèi)容,專訪又該如何安排,文字矯正和排版自然有專業(yè)人士去做。
主編更多的需要考慮的是內(nèi)容,雜志需要有吸引力的內(nèi)容,有震撼力的沖擊,哪怕是一本網(wǎng)球雜志,也不能例外。
翻看著送上來的內(nèi)容,主編搓了搓眼角,除了已經(jīng)進行至第三輪的300萬冠軍總獎金的大師賽事索尼公開賽,其他賽場能夠關注的焦點并不多。
大師賽固然能夠做出不少內(nèi)容,但是雜志的內(nèi)容卻不能只單一地圍繞在這些世界頂尖選手身上。
戴上眼鏡繼續(xù)查看照片,這些都是內(nèi)頁精細圖的備選,上面有安德烈阿加西,也有年輕崛起的羅杰費德勒,還有在開賽后表現(xiàn)出色的卡洛斯莫亞,幾乎都是大師賽參賽的選手,雖然拍的不錯,但卻缺乏了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畫面。
“咦……這是什么?”
正當主編打算整理一下照片,讓編輯排版時,一份夾雜在年輕選手采訪中的照片吸引了他的目光。
這張照片太獨特了,一位像是帶著挑釁的陽光少年,而另一個?恕主編無禮,他覺得就像是一頭來自地獄的惡魔,猙獰臉頰充斥著不甘的憤怒。
兩人人放在一起就如同守護天使和地獄惡魔的對視,幾乎看不出差距的身高,穿著運動裝同樣結(jié)實急劇線條的肌肉,相交錯的球拍,就像是兩柄想要穿透對方的利劍。
“可惜的,如果是在賽場上拍的話,這絕對可以登上封面!”主編認出了兩人,采訪前下面就向他提交過申請。
兩名年輕的選手,算是除了大師賽外賽場上唯一的亮點!
同樣的年輕,同樣的潮氣蓬勃,像是在互相宣戰(zhàn)互不相讓,納達爾充滿著自信和激情,范舉則展示著自己爭勝的雄心。
“青年版么?喂……讓排版編輯進來一下,我想在版面順序上做些調(diào)整。”看完了采訪的全文,主編沒有猶豫,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作出了改變的決定。
范舉此時還在納悶,納達爾那家伙又被托尼給提溜走了,這位叔叔什么都好,就是管侄子管的太嚴格。
不過這也不錯,納達爾畢竟還是個青少年,不像范舉有極強的自控和排除誘惑的能力。
萬一不小心被某人帶壞了,托尼可沒辦法和自己的哥哥交代。
閑著歸閑著,范舉也沒真就無所事事,他沒有繼續(xù)翻看納達爾的比賽資料,這小子會怎么打,他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
打開了體育臺,范舉轉(zhuǎn)換了頻道,一場比賽正在屏幕上進行著。
索尼公開賽在美國舉行,時差的問題,所以屏幕上的比賽并非直播,屏幕上的比賽是安德烈阿加西和雅克涅米寧的第三輪比賽。
33歲的安德烈比雅克涅米寧大了整整12歲,可是這位老將依舊在賽場上表現(xiàn)出了讓人嘆服的狀態(tài)。
范舉看到比賽時,第一盤已經(jīng)結(jié)束,年輕的雅克涅米寧只從這位老將手中勉強保住了兩局比分。
如果不是有阿加西,這場比賽恐怕沒有太多觀賞的價值,第二盤一開始就是阿加西更是完全掌握了主動。
底線和接發(fā)這同樣也是范舉戰(zhàn)勝對手,甚至可以說最關鍵的技術,不過和電視中的阿加西相比,范舉的接發(fā)雖然毫不遜色,但是在底線上的細膩度上,卻是差了一大截。
雅克涅米寧沒有給阿加西帶來任何麻煩,第二盤更是非常徹底的送上了個零蛋,這和范舉之前的那場半決賽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