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年幼,聽說要做新衣裳,頓時高興得蹦了起來。
“哦哦……做新衣裳了嘍,咱們也可以穿新衣裳嘍?!?/p>
竟然不口吃了?
沈小棠和娘對視一眼,當即高興不已,看來小玉口吃就是從小被繼奶嚇壞了,如今高興得不管不顧了,竟說了兩句囫圇的。
母女三人沿街逛了一圈,順路買了兩塊兒切糕花了十文錢,一塊兒準備給水生家,一塊自家留著,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綢緞鋪子,里面賣的都是成衣和上好的布料,就是最便宜的一種,扯夠四件衣裳的布料,花光她們身上剩下的所有錢也不夠。
母女三人無奈走出綢緞莊。
別說頭一回握這么多錢的劉氏舍不得,就是上一世月薪上萬的沈小棠也舍不得。
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
劉氏有些苦惱道,“這布咋該這么貴,你三嬸日日織布,也不見得能賺多少錢?。俊?/p>
“娘,都是布,但是布料和布料不一樣,三嬸織得是很一般的布,而且她是在鎮(zhèn)上布莊領(lǐng)了線回家織的,掙得也是辛苦錢,剛剛的店鋪賣的都是綢緞錦緞,咱們買不起,不如咱再去別家看看吧?”
等她種姜黃賺錢了,再想辦法在鎮(zhèn)上找個營生做做,最好搬出村子住到鎮(zhèn)上來,以后一定要讓爹娘和妹妹都穿上柔軟的錦緞,再也不穿打補丁的衣裳了。
其實劉氏倒不在意自己的衣裳打不打補丁,只要不爛不露能遮體就行了。
但女兒提出買布做新衣裳了,她也想給兩個女兒做件新衣裳穿,畢竟從小到大兩個女兒就沒穿過一件新衣裳,身上摞補丁的衣裳還是她的拆了重新裁做的,洗得都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
“行,咱們再找找看有沒有便宜些的?!?/p>
沈小棠一直拿著骨頭,感覺腥膩膩的,劉氏拎著肉,小玉也懂事的拎著切糕,路上買了一個竹籃子,她們把買來的東西裝里邊,感覺拎著方便多了。
貨比三家,她們終于找到了一家便宜的布店,雖然鋪面偏僻,但是鋪子里擺得滿滿的全是布匹,由深到淺擺放得整整齊齊,還有帶花帶刺繡的,看得人眼花繚亂。
布店伙計看見進來穿著打補丁的母女三人,倒沒有瞧不起,像是早已見怪不怪了。
“幾位,想要買啥布?”
劉氏有些不自信,膽怯道,“你們這兒啥布最便宜?”
伙計眼珠子一轉(zhuǎn),立刻從里邊拿出三匹布,一匹白色的粗麻布,一匹褐色的粗棉布和一匹青色的普通棉布。
“夫人請看,我們店里最便宜是這白色的粗麻布,四十文一匹,太粗不能穿,一般人們買去都是用在別處了,很少有人買去做衣裳,再則就是粗棉布,九十文一匹,這青色的是普通棉布,一百三十文一匹,你看想要哪一種?”
粗棉布貼膚穿,有些粗糙,遇見皮膚嬌嫩的都能磨紅了,就是鄉(xiāng)下莊稼人穿著也得洗幾水才能適應(yīng),等適應(yīng)了,衣裳又洗得皺巴巴的了,穿著不好看。
普通棉布相對精細一些,顏色也比粗棉布多,一匹布價格只貴了四十文,他們家現(xiàn)在有錢了,爹娘手里還有幾兩銀子,她手里還有六十三文,家里買一匹粗棉布還是能承受得了的。
劉氏卻有些拿不準主意了!
她活了二十多年,今日還是頭一次拿著銀子到鎮(zhèn)上采買,說實話花一文錢她都有些舍不得,但她又不能因為自己舍不得,一大家子都跟著她節(jié)儉。
于是,她小聲問,“棠兒,你覺得咱買哪一種合適呢?”
“娘,咱們買普通棉布吧,這種布用線要比粗棉布細密,布結(jié)實穿得時間還久,看著是貴些,但是劃算,你覺著呢?”